梧桐文学

第四章 本时期散文(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面对社稷坛,他认为像这样能够诱发中国人思古幽情的去处可真多:“你可以到泰山去观日出,在八达岭长城顶看日落。

可以在西湖**画舫,到南京鸡鸣寺听钟声。

可以在华北平原跑马,在戈壁滩骑骆驼。

可以访寻古代宫殿遗迹,听一听燕子的呢喃,或者到南方的海神庙旁看浪涛拍岸……”

在“十七年”

时期,秦牧是少数几个能够专注抒发此种闲情雅致的散文家。

同时,他善用譬喻,用以加深对事物的写照,使人感受强烈。

在《社稷坛抒情》里,作者对人类智慧和人类文明的比照喟叹不已:“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

在知识的大森林里面,都不过像一只栖于一枝的鹪鹩。”

这种生命体验和感觉,十分生动。

轻松的笔调、诚挚可亲的文风和对语言的灵动驾驭能力,使他的散文趣味盎然。

其次,趣味性还来自秦牧自觉的读者意识。

秦牧认为,散文不仅要承担表现时代的使命,还要有给人愉悦的功能。

人们之所以遣兴阅读文学作品,正是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和情趣。

如果思想正确,但缺乏艺术力量和文学情趣,就让人读了觉得没有味道。

他站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认为文学需要有“文娱性”

,读来令人有“山**上,应接不暇”

的感受,强烈的新鲜感、优美的文采吸引人一路阅读下去,在字里行间不断地让人看到生活、智慧和艺术的闪光,从而保证读者在工作之余享受饶有情趣的文化生活。

[4]再者,秦牧注重散文中个人风格的表现。

他认为散文写作不应回避表现自己。

因而,在秦牧的散文中常能看到不落俗套的细微观察,即使在表现重大的时代主题时也别有见地。

散文集《花城》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如在《星下》一文中,作者并不避讳写个人的某种微妙感情:“在星空下,一个人往往会想起许多在白昼里很少想到的事,微醉似地陷入一种思想感情象天马行空般的境界。

不管是在孩提时代跟随老人在豆棚瓜架下听星宿故事,或者长成以后在海滩、旷野上散步,望着星群,总是容易跑进那样的境界里去的。”

又比如在《海滩拾贝》一文中,“当你拾着贝壳,在那辽阔的海滩上留下两行转眼消失的脚印时,我想,每个肯多想一想的人都会感到个人的渺小”

,这样个人化感受的表达,让人看到现代散文的影子。

将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在知识的絮说中将“崇高”

的思想说得有趣、深入人心,这就是秦牧散文趣味性的价值所在。

秦牧对“十七年”

散文的贡献,既回应了时代的期待,又在某种程度上接续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传统。

他利用杂文、小品文和艺术随笔等所进行的艺术知识的普及,给单调的时代注入了清新与灵动。

“十七年”

时期,杂文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出现在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和1961年至1962年下半年这两个时期。

“三家村札记”

(指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在《前线》杂志的专栏文章),体现了“十七年”

杂文创作在“夹缝”

中的困境与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世界交换师七年顾初如北沧元图没人告诉我这不是游戏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做噩梦能变强外室之妻恰逢雨连天万界大表哥英雄无敌之佣兵术修大巫团宠格格是食修紫藤花游记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娘娘她独得帝心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七零之彪悍娘亲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病弱权臣被悍妻喊去种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我一个NPC能有什么坏心思荣光[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