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徐志摩 戴望舒(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是诗人对政治、对人生的迷惘心态的自然流露,诗人在“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

的反复咏唱中,徐徐吐露着似梦似幻的困惑与失落。

文字没有雕琢,情感没有讳饰,一切显得活脱、自如、透明。

徐志摩的抒情诗主要摄取大自然中各种动感的生命物象作为抒情载体,并赋予它们真挚而飘逸的美感。

《雪花的快乐》书写了雪花翩翩起舞、任情飞扬的动态美。

雪花在半空中“飞扬”

,但它不去“冷寞的幽谷”

,也不去“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我有我的方向”

,它要沾住女郎的衣襟,“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

那飞扬的性灵的雪花,是自然之子,是大地的精魂,寄寓了抒情主人公的美好信念和理想。

雪花飞扬的动态及其生命情调,给诗歌染上了轻灵飘逸的悠然风采;同时又以飘扬的“雪花”

为喻,暗示人生的自由境界。

《山中》的抒情主人公在静夜里遥想山中的月色和青松,把自己的热情幻化成具有动态的物象,“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的春醉,去山中浮动”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静夜里对情人的怀恋,“清风”

起舞,去“吹下一针新碧”

,让松针掉在情人安睡的“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

,将恋情化作“朗月”

、“清风”

,“清风”

吹动“新碧”

,让松针去传达对恋人的无限深情,委婉细腻,含蓄飘逸。

《沙扬娜拉》在想象回味中记述诗人与娇媚多情的日本女郎凄伤道别,以“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设喻,用拟声、反复等手法描摹成深情哀婉的柔美画面。

徐志摩的诗歌讲究对意境的构思,常将诗情隐藏在空灵的境界之中。

《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秋天再度回到母校剑桥时的心境刻画。

风光美丽、清幽宜人的康桥曾被诗人目为“精神依恋之乡”

,在接触旧中国黑暗现实、改良主义政治理想破灭后故地重游,康桥依然美好,可物是人非,不觉黯然神伤。

首节全部感情集中在“别”

字上。

“西天的云彩”

是美丽理想的象征,“轻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