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文系是一条撒满钩饵的大河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
有时,一个树桩船的老太婆
来到河埠头——鲁迅的洗手处
搅起些早已沉滞的肥皂泡
让孩子们吃下。
一个老头
在讲桌上爆炒野草的时候
放些失效的味精
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的人
把鲁迅存进银行,吃他的利息
在诗里边诗人描述的不是自身在“中文系”
度过的丰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而是极力嘲讽中文系教师乏味而单调的人生形式,以及他们追求形而上的知识与学问背后所隐藏的功利心和包裹的隐秘欲望:“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的人把鲁迅存进银行,吃他的利息”
。
“撒满钩饵的大河”
、“沉滞的肥皂泡”
、“爆炒野草”
,“失效的味精”
这些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诗句,有力地撕开了大学的正经与高贵的外衣,露出其世态百相及“真面目”
,着实把“中文系”
奚落了一番。
另外,诗中“中文系”
学生的生活情调不再高雅与浪漫,而是相当世俗化:“万夏每天起床后的问题是继续吃饭还是永远不再吃了”
;他们追求的不是高深理论知识,而是青春的爱恋:“知识就是书本就是女人女人就是考试每个男人可要及格”
;他们享受的不是真正的“自由”
而是“伪自由”
:“根据校规领导命令学生思想自由命令学生在大小集会上不得胡说八道”
,诗人正是用反讽的手段撩开大学“中文系”
的神秘面纱,使其显露“庐山真面目”
。
可以说,这种“反讽”
的修辞手法和策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现代诗歌的表现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新生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