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可分割
象阴电、阳电一样
相反相成——
在你生命的线路上
闪出
永不熄灭的火花
发出
亿万千卡热能!
显然,雷锋的“高大全”
形象的建构与诗人的仰视姿态紧密相关,这种抒情姿态旨在呈现诗人拥抱现实的赤诚之心及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它逐渐成为当代颂歌的一种重要的审美原则。
其三,国家“代言人”
身份的抒情主体。
政治抒情诗的抒情主体不再是思想与个性独立的“个体”
,而是国家或阶级的“代言人”
。
诗歌中的“我”
(或“我们”
)要么是无产阶级的战士化身,要么是“人民”
、“集体”
或“党”
的代言人。
抒情主体的“集体”
定位,既可以使“个体”
在融入“集体”
过程中获得精神归宿感,同时又可有效锁闭个人话语空间,防止知识分子独特情思与经验的显露。
如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中就是以“我们”
的身份发出号召的:“同志们!
让我们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
不仅用言词而且用行动说明我们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们的祖国中困难减一分幸福就要长几寸困难的背后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正向我们飞奔”
,显然,诗歌里的号召者已不再是一个极富思想个性和审美趣味的主体,而是极力融入“集体”
里的纯粹“大我”
。
其四,富于鼓动性和煽情性的语言。
最大限度发挥诗歌的战斗性和鼓动宣传作用是“政治抒情诗”
基本价值指向,为此诗歌努力超越有节制、内敛式的、曲折而隐晦的情感抒发方式,而是极力追求一种简洁、明快、豪壮而激越的情感宣泄方式,强化汹涌澎湃的政治**之于读者的感召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