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章 戏 剧(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在政治与戏剧的关系上,戏剧自身的价值显然被不恰当地矮化了,同样的思想也涉及到诸多传统剧目的评价上,比如众多曾经深受民众欢迎的“义仆戏”

、丑角戏遭到“丑化劳动人民”

的指责而被终止上演,传统剧目在改编过程中被加进一些政治性的教条,新创作剧目更被大量注入对观众进行训导的内容。

而对戏剧功能的这种理解,正是“**”

“样板戏”

出现的前奏曲。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戏剧表演团体的制度性变革产生的影响。

戏剧的商业功能受到不切实际的批评的部分原因,在于戏剧几乎完全被等同于诗歌、小说或绘画那样的个人化艺术创作,因之出现了重视创作轻视演出、把剧团主要当做一个创作部门而不是一个演出团体等现象。

戏剧理论界机械地照搬欧洲17—19世纪资本主义成长期滋生的浪漫主义思潮,从纯艺术的角度批评与反对戏剧的商业化、市场化和娱乐性,鼓励戏剧作家、演员,乃至导演、音乐、舞美等部门个性化的表现,导致剧团长期以来很少顾及戏剧的市场效应,以致逐渐丧失了戏剧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因之也就丧失了戏剧与观众之间天然的联系。

剧团的运作乃至整个戏剧领域完全不顾及大众审美趣味,不顾及戏剧的娱乐功能,片面追求按照少数人的趣味裁定的所谓艺术性,正是“十七年”

戏剧占主导地位的戏剧方针。

当今人不无羡慕地提及“样板戏”

在艺术上的精雕细刻时,还需要提及“样板戏”

在艺术上追求的,是从“十七年”

发展而来的贵族趣味。

讨论“十七年”

的戏剧观念,还需要特别提及现代戏与实际上的“题材决定论”

的影响。

现代题材戏剧作品的创作与演出在“十七年”

受到特殊的关注,在这里,题材的重要性实际上已经被置于作品主题与风格之上。

抽象地看,要求向来十分注重历史题材的本土戏剧转而更加重视当代生活题材作品创作,以深刻反映当代民众特有的情感与心理需求,并且使之在作品内涵上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这样的理论与观点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我们还需要看到,在“十七年”

受到鼓励的现代戏并不纯粹是个题材概念,而使现代戏受到特别推崇与提倡的理论背景,不仅包括前述对戏剧功能的远离戏剧本体的理解,同时也包括了对传统戏剧价值的深刻怀疑。

现代戏的价值与意义被无限夸大了,“才子佳人、帝王将相”

在戏剧舞台上的存在空间受到强行压缩,直至完全被驱逐出戏剧领域。

这一结果对中国戏剧无疑是灾难性的,它导致了中国戏剧传统的中断,在文化资源方面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弥补。

在表现技巧与形式层面,“十七年”

值得怀疑的流行戏剧观念包括从苏俄引进的所谓“现实主义”

创作原则,以及对戏剧与生活关系简单化的、肤浅的理解,这样一些观念都在“样板戏”

里“臻于大成”

在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从戏剧的功能、题材的选择以及形式技巧方面的演变上看,“十七年”

都是“文革”

“样板戏”

的必要准备,或者说,许多在“文革”

中出现的现象,其根源都要到“十七年”

去寻找,要通过对“十七年”

的考察才能得以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