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鲁迅风(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历史与文化心理的根源。

在“学鲁迅”

当中,聂绀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汪洋恣意、酣畅淋漓,常常是笔挟风雷,具有一种波浪滔滔的气势。

黄健:《鲁迅与抗战时期的杂文创作》,见李建平、张中良主编:《抗战文化研究》第1辑,11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泛读作品

王任叔:《超越鲁迅——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作》

阿英:《守成与发展——为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忌作》

应服群等:《我们对于“鲁迅风”

杂文问题的意见》

评论文献索引

卢豫冬.巴人与“鲁迅风”

论争.新文学史料,1991(3).

姚春树,郑家建.唐弢的杂文和杂文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1).

张华.现代杂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1).

张桂年.谈鲁迅杂文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袁蓉芳.唐弢杂文的战斗性和感抒性.厦门大学学报,1996(3).

袁勇麟.徐懋庸和“鲁迅风”

杂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3).

王国绶.《鲁迅风》的风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4).

拓展练习

1.“鲁迅风”

论争似乎以《我们对于“鲁迅风”

杂文问题的意见》一文的发表告一段落。

但事实上,此后双方仍是各持己见,并无结论,对于“鲁迅风”

杂文的抨击也并无完了。

即使是距论争已有七十余年的今天,学界对这一论争的性质及意义仍有不同说法。

请阅读“泛读作品”

中的三篇文献,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鲁迅风”

论争的分歧所在。

2.尽管“鲁迅风”

作家提出了继承鲁迅、超越鲁迅的希望,但就其艺术成就或社会影响来说,与这一希望还有着较大距离。

甚至一些研究者认为:“鲁迅的许多写作技巧都体现出来了……这些技巧都是可以模仿的,但由于模仿得很笨拙,不够细致,往往难以奏效。”

[7]试与鲁迅杂文进行比较,分析“鲁迅风”

杂文的局限。

3.作为“孤岛”

作家群和“野草”

作家群的代表,唐弢与聂绀弩在文风上与鲁迅有着诸多相近之处,但又有着各自独立的艺术个性。

结合指定的精读篇目,对唐弢与聂绀弩的杂文风格进行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