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章 戏 剧(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章戏剧

banner"

>

第一节概述

内容提要

新启蒙文学中的戏剧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下列四个作品板块:第一个板块出现于“**”

结束之后,其创作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范式,内容则主要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歌颂,对“**”

及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揭示。

前者的代表作是苏叔阳的《丹心谱》、沙叶新的《陈毅市长》等;后者的代表作是金振家、王景愚的《枫叶红了的时候》、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等。

其中,《陈毅市长》的散文化结构,明显地受到老舍《茶馆》的影响,《假如我是真的》则因为对现实的干预视角,在其时引发了一场尖锐的文艺论争。

第二个板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主要特点是继承并发扬老舍“京味儿”

的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作品有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以及其后出现的以李杰《田野又是青纱帐》为代表的东北作家创作的极具东北地域风情的话剧。

第三个板块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的“探索剧”

作品。

能够体现这一时期话剧水准的作品还有融现实主义思想、精神内涵与新颖的探索剧艺术表现手法于一体的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杨健等人的《桑树坪纪事》。

20世纪80年代后期,话剧创作处于低谷状态,“小剧场”

运动体现了新的探索努力。

新启蒙文学中的戏曲创作,最值得关注的是与探索话剧同时出现的魏明伦创作的荒诞川剧《潘金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电子计算机、各种电子媒体的进入,使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如果说“新时期戏剧十年”

中我们的戏剧家们在艺术观念上的变化大都是不自觉的、有些盲目的、表层的,因而是主体的某种迷失。

那么,改革开放促进的这种变化却是自觉的、清醒的、有选择的和走向深层的变化。

比较80年代单纯的探索戏剧而言,90年代的戏剧则呈现了多元化的面貌。

戏剧家们在现实主义戏剧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东西方戏剧的艺术表现语汇,创作或排演了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较之“新时期戏剧十年”

有相对提高。

涌现了很多具有个性的戏剧家和各具特色的戏剧作品。

如《北京大爷》《古玩》等主流戏剧和《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等带有先锋色彩的实验戏剧。

教学建议

1.阅读摘要文章,以期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剧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

2.以拓展练习2为主题,进行讨论发言。

精读作品

王列耀:《中国话剧:当今是衰弱还是衰亡》,载《文艺争鸣》,2005(3)。

评论摘要

1.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开放与拓展,过去戏剧界和学术界称之为“新现实主义”

所谓“新”

现实主义,主要强调它融合传统现实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和民族戏曲艺术而在现实主义戏剧形式、手法上的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