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banner"

>

内容提要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真实快捷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

早在1977年,徐迟、刘白羽、黄宗英等就以报告文学的方式为新时期放声歌唱。

其中,徐迟发表于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它率先冲破了题材的禁区,重新恢复了对知识分子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

自此,知识分子题材和反思“**”

题材的报告文学成为广受关注和好评的文学样式,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主旋律特征明显而题材不够广泛。

到1985年左右,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由于记写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事的真实性容易引起风波与纠纷,也因其时小说创作关注社会现实的无力及公众关注社会现实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热潮应运而生。

其类型有三:第一类,反映现实生活中与普通人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品,突出地带有社会学研究的倾向,代表作有苏晓康的《阴阳大裂变》、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

》、陈冠柏的《黑色的七月》等。

第二类,揭示当下改革过程中经济、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突出带有政治学研究的倾向,代表作有丛维熙的《走向混沌》、麦天枢的《土地和土皇帝》等。

第三类,写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作品,突出带有未来学研究的特征,代表作有徐刚的《伐木者,醒来!

》、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胡平、张胜友的《东方大爆炸》等。

大篇幅、大容量、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性及学术性,是这种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最主要的特点。

教学建议

1.阅读评论摘要中的文献资料,以期对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在拓展练习中选择两个问题作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精读作品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徐刚:《伐木者,醒来!

钱钢:《唐山大地震》

赵瑜:《马家军调查》

涵逸:《中国的“小皇帝”

评论摘要

1.徐迟报告文学的显著特征是题材的科技化。

他笔下的人物,如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都是在各自专业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

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意义。

《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也正体现在这里。

在当代史上,知识分子曾被视作被改造、教育的对象,钻研科技被认为是走“白专”

道路。

与此相应,当代文学史上也很少有作品将科技人员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叙写塑造的。

《哥德巴赫猜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陈景润也成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

徐迟的作品题材有“一律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