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第三代诗歌(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一种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张新颖.海子的一首诗和一个决定.书城,2007(1).

于坚,韩东.现代诗歌二人谈.云南文艺通讯,1986(9).

吕周聚.无体裁写作与文体狂欢——论第三代诗歌文体的解构与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1).

陈超.“反诗”

与“返诗”

——论于坚诗歌别样的历史意识和语言态度.南方文坛,2007(3).

王一川.在口语与杂语之间——略谈于坚的语言历险.当代作家评论,1999(4).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谢冕.诗歌理想的转换.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罗振亚.后朦胧诗整体观.文学评论,2002(2).

拓展练习

1.海子曾被人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理想主义诗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子诗歌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本身所能蕴含的意义,他在很多时候被看做是“一个逝去时代的象征和符号”

,而对于海子之死,有论者这样评述:“海子之死仿佛像一个寓言,喻示了历史主体意识的幻灭。

一方面,它使坚持者变得更为决绝;另一方面,幻灭感开始迅速弥漫,启蒙和知识分子被叙述成一个个个故事,他们不再是优雅和令人尊敬的知识者、启蒙者,他们以往的努力和想象,不再悲壮和令人感动,他们成了可笑的丑类,他们企望改变历史的活动变成了一个个被历史嘲笑的主角。

在一个新的叙事叛变中,启蒙成了知识分子策动的一出闹剧。”

[21]请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语境,对海子的诗以及海子之死进行思考,谈谈你的理解。

2.在当代中国诗坛,于坚一向是被指认为具有前卫性、先锋性和实验性的代表诗人的,属于超越时代步程的前沿人物,而于坚自己则声称:“我实际上更愿意读者把我看成一个后退的诗人。

我一直试图在诗歌上从20世纪的‘革命性的隐喻’中后退。”

“在一个词不达意、崇尚朦胧的时代,我试图通过诗歌把我想说的说清楚。”

“我是一个为人们指出被他们视而不见的地狱的诗人。”

(于坚:《棕皮手记·1994-1995》)

也有论者认为于坚的《0档案》这部对文化专制之典型形态即“档案话语”

的解构性“命名”

的鸿篇巨制中,诗人彻底洗刷了新诗传统中一味追求形而上和浪漫感伤与矫情的遗风,将自己置于“非诗”

的边缘,以此来拓殖汉诗语言新的表现域度和对历史与现实的穿透力。

反而认为当时诗坛上风靡的“海子神话”

中的“麦地”

“玫瑰”

和“王”

的“海子式意象仿写”

的泛滥,只是重新用大话、矫情、精神虚妄与语言膨胀覆盖了90年代诗歌版图。

[22]

然而,在一些读者看来,他的《0档案》不过是“一堆语言的垃圾”

,请参阅评论摘要2,并查阅相关的评论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