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章 戏 剧(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胡星亮:《论“第四种剧本”

及其前前后后》,载《文学评论》,2003(1)。

泛读作品

郭沫若:《武则天》

曹禺:《胆剑篇》《王昭君》

海默:《洞箫横吹》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昆曲《十五贯》

评论文献索引

戴不凡.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读话剧剧本《关汉卿》断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田汉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马焯荣.田汉的历史故事剧.文艺研究,1984(2).

宋宝珍.论《关汉卿》.戏剧文学,1998(9).

郭玉琼.知识分子自我理想的高扬与失落——田汉1958年创作中知识分子形象比较.戏剧文学,2002(11).

郭旭胜.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析田汉《关汉卿》中的恶魔性因素.四川戏剧,2004(5).

宋林生.历史与现实的互文互动——话剧《关汉卿》文本的再分析.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5(3).

李蕙芳.感情和责任的巨大冲突——历史剧《蔡文姬》主题浅见.草原,1980(2).

刘广辉.戏剧历史化与历史戏剧化——对郭沫若解放后两部历史剧的解读.戏剧文学,2006(4).

贾振勇.《蔡文姬》:郭沫若隐曲心声考释.郭沫若学刊,2007(2).

谭霈生.中国当代历史剧与史剧观.戏剧,1993(4).

拓展练习

1.关于《蔡文姬》这一剧作的主题思想,历来有着很大的争议,比如,有人认为是“写民族团结”

的;有人认为是“爱情与责任的冲突”

;郭沫若则说是“替曹操翻案”

,并说“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

请结合郭沫若“失事求似”

的史剧创作观,从该剧本出发,查阅相关评论,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理解。

2.田汉塑造的“关汉卿”

这个人物,应该当作身为“剧作家”

“作家”

乃至“知识分子”

田汉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来看待。

扩而言之,借助历史人物塑造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实际上寄托了老左翼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种“自我形象”

“自我认同”

与“自我定位”

这个形象显然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太一致,可以说是公开文学中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的最后表露,而这一表露只有通过历史题材才得以实现。

(节选自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请以《关汉卿》剧本为例,查阅索引中的文章,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