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章 戏 剧(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要求以日本“普罗文艺运动”

为榜样再“多多参入批判、指示的精神,加重挑拨煽动的色彩”

并将艺术上的要求当作“资产阶级”

的要求加以批判。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剧联初期演出的剧目不少是急就章。

曹树钧:《左翼戏剧的贡献及局限》,载《社会观察》,2007(5)。

3.(《这不过是春天》)从剧本表面情节看来,这是一出追捕革命者的革命题材的戏剧。

但是实际上戏剧中的主人公不是革命者,而是警察厅长夫人。

作者并不关注情节中包含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冲突,而倾心于厅长夫人及剧中其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在厅长夫人身上充满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纯情挚爱和世俗利益的矛盾,物质享受和精神空虚的矛盾,青春不再和似水流年的矛盾,强烈的虚荣心和隐蔽的自卑感的矛盾。

其他人也同样如此:秘书为保住自己的职业而斗争,侦探利用夫人与旧情人的矛盾来为自己谋利等等,这些,都构成了戏剧的矛盾冲突,但并不像曹禺剧作那样引起观众心灵的震撼,而是让观众在得到娱悦的同时感受剧本的魅力和进行认真的思考。

……李健吾的剧作时代性都不太强,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而追求趣味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436~43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李健吾对于中国喜剧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风俗喜剧的发展,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中国现代喜剧文学史上的卓越作用是无可否认的。

……李健吾曾经这样评价过莫里哀的喜剧成就,认为它们无不扎根于世态和性格的深处。

实际上,他本人的喜剧作品的美学意义也正在这里。

正是靠着这两个坚实的基点,作家将浓郁的生活情趣、丰富的幽默感、才气盎然的机智、温和的讽刺、淡淡的忧郁和深刻的哲理融为一体,形成了李健吾风俗喜剧独特的美学风格,给人以蕴藉丰厚耐人品味的审美感受。

张健:《试论李健吾在中国现代风俗喜剧中的地位》,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4)。

5.《以身作则》里的徐守清用那套“礼义廉耻”

的三纲五常来解决所有问题,但显然是不堪一击。

以身作则的徐举人到头来是以身不作则,整出剧里最不懂做人道理的不是金娃,而是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徐守清。

女儿徐玉贞在大门口站了站,就用《女诫》中“阴阳殊性,男女异行”

反复盘问教导,结果女儿被训哭跑走了,他倒慌乱起来,忙不迭地喊着佣人去照顾;儿子徐玉节跑着进厅房,就被训斥走路没有做到孔夫子的“足蹑如也”

,还要听父亲滔滔不绝地教诲“君子慎独”

,结果自己倒去调戏张妈,被儿子撞见了,心虚地红着脸狡辩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和“非礼勿视”

来……徐守清防备着一切违反伦理纲常的言行,却防备不了他自己那一丁点无法抗衡现实的“后天生命”

,一面让人看见他丢掉现实,把礼教伦理的世界作为他拥有的完美,一面他又不得不成为现实的奴仆,任现实把他的“完美”

,击得落花流水。

一度对他“别有用心”

的张妈对他的评价很是中肯:“别瞧老头子在外面装模作样,其实一肚子的鬼”

,有时却“有情有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