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林语堂(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平原:《现代中国散文之转型》,见陈平原、陈国球主编:《文学史》第三辑,15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泛读作品

林语堂:《祝土匪》《〈人间世〉发刊词》

评论文献索引

张梁.林语堂论.文学评论丛刊,1980(6).

陈平原.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文艺研究,1986(3).

汪随.林语堂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4).

施建伟.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文艺研究,1989(6).

沈栖.林语堂散文创作简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2).

张健.精神的伊甸园和失败温婉的歌.文学评论,1993(4).

金宏达.林语堂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陈琳琳.需要什么样的小品文.吴立昌主编.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拓展练习

1.在文学观念上,林语堂承继由周作人开创的“言志”

一派,以“性灵”

的倡导来对抗长期存在于中国文学之中的“载道”

传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四十年代文学日益严重的意识形态化倾向。

查阅相关文献,评析林语堂对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建设的贡献。

2.周作人晚年曾言:“我想把中国散文走上两条路,一条是匕首似的杂文(我自己却不会做),又一条是英法两国似的随笔,性质较为多样。”

然而,这两条本应并行不悖、互竞互补的散文道路在三十年代初期却对立冲撞,发生了“小品文论争”

针对林语堂大力鼓吹的“闲适”

小品,鲁迅提出批评,“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修养”

阅读鲁迅的《小品文的危机》、林语堂的《〈人间世〉发刊词》《论小品文的笔调》等文献以及评论摘要6,分析这一论争的分歧所在。

3.尽管同承源于晚明小品的润泽,且深受西方絮语随笔的影响,但周作人与林语堂的散文却有着不同的“味道”

前者平和冲淡而略带涩味,后者则充盈奔放以幽默见长。

阅读周作人的《谈酒》与林语堂的《狗肉将军》,对二者散文风格进行比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