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诗 歌(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再进一步说,我认为何其芳意图传达的还有更为深刻、更具哲学意味的主题。

那就是对于人生的“得与失”

“取与舍”

“蛊惑与抗拒”

之间的抉择。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深刻的哲学命题,他揭示的是生命运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生命底生命”

——本质就在于始终向前的过程当中,而就在这个一直向前不停留的过程中,人不得不面对选择,不得不学会放弃,学会抗拒。

张洁宇:《梦中道路的迷离——早期何其芳的“神话情结”

》,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泛读作品

殷夫:《血字》《放脚时代的足音》

蒲风:《六月流火》

陈梦家:《自己的歌》《雁子》

何其芳:《爱情》《夜歌》

李广田:《灯下》《归梦》

评论文献索引

李媛.知性理论与三十年代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

张林杰.都市文化环境与三十年代诗歌审美视野的变迁.文学评论,2004(6).

吴家荣.论陈梦家的诗美追求.江海学刊,1994(6).

卞之琳.李广田诗选·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吕剑.诗人李广田.诗与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1995.

张德厚,等.李广田:浑然质朴的诗.中国现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朱丽丽.走出梦幻的地之子——李广田诗论.贵州社会科学,1996(4).

陈尚哲.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1).

谢冕.真诚:他所有的芬芳——论何其芳.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罗振亚.何其芳《预言》的情思空间与艺术殊相.江汉论坛,2001(9).

董乃斌.超越时空的心灵契合——论何其芳与李商隐的创作因缘.文学评论,2002(5).

拓展练习

1.简评20世纪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的局面。

2.结合具体的诗歌阐述殷夫“红色鼓动诗”

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5]

3.何其芳早期诗作精心描绘着自己的青春感伤和白日梦幻,刻意追求着“纯粹的柔,纯粹的美丽”

,强调诗的意境和形象、情调、气氛三者的融合,显现着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和象征色彩。

试就他的诗歌《预言》加以论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