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田 汉(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泛读作品

田汉:《苏州夜话》《回春之曲》《南归》《丽人行》《忆江南》

评论文献索引

邓兴器.先驱者之路——田汉戏剧生涯述评.中国话剧艺术家传(第1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韩日新.开拓·发展·收获——1928—1986年田汉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8(3).

朱寿桐.论田汉的波希米亚式戏剧风格.文学评论,1998(3).

丁涛.走近、走进田汉——读解田汉早期剧作.戏剧,1999(1).

谢雍君.抗战时期田汉戏曲理论和创作再探讨.戏剧文学,2003(3).

曾宪林.论田汉早期对话剧民族化的探索.艺术百家,2006(2).

齐亚敏.论田汉早期戏剧的矛盾情结.戏剧文学,2006(5).

杨润秋.《名优之死》的隐喻结构:性别权力和社会权力抗衡的悲剧.艺术广角,1998(3).

顾岩.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获虎之夜》剧作美学风格的辨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2).

李应霞.田汉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戏剧文学,2006(7).

拓展练习

1.怎样评价田汉早期的浪漫剧,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大体上有两种倾向:一是过于看重感伤颓废情绪,倾向于否定;二是着重于现实性的考虑,倾向于肯定。

孙庆升先生认为田汉早期创作既有唯美感伤成分,又有反抗现实成分。

田汉的浪漫主义剧像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一样都是有现实性的,他的主观感受中凝结着同时代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切身感受,反映着他们的苦闷彷徨和探索,即使是感伤,也是时代的感伤,是时代病的反映。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2.田汉从一个初窥剧苑的习作者到中国剧坛的盟主,他的胸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即“ViolinandRose”

情结。

“这个情结的内核是是对自由、民主、光明的追求,是‘人道主义’之火的燃烧。”

这个情结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试论析在《名优之死》中的具体表现。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8号,1921(8)。

——原注

[3]冯文炳:《湖畔》,见《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原注

[4]可参阅孙绍振:《论新诗第一个十年》,载《文艺争鸣》,2008(1)。

[5]李征宙:《情绪的高涨与诗美的失落——郭沫若诗歌创作得失谈》,载《五邑大学学报》,2003(2)。

[6]庄浩然:《现代戏剧建设》,159~160页,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