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谓“新文艺腔”
,主要指一种做作、不自然的文风,以及与现实及现实语言都有一定距离的、书面化的语言方式。
冰心的散文,尤其是前期散文,如果读多了,是有一种单调感,因为她的内容、语言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乃至于散文结构,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冰心的文字也有刻意雕饰的痕迹,有“才女”
气,属“闺秀派”
……这都可以说是“新文艺腔”
的表现。
但是,在承认这种现象的同时,还要回到“冰心体”
产生的“语境”
上来,正是这种带有“新文艺腔”
的“冰心体”
散文,在当时使白话能完全脱掉“粗俗”
的讥讽,是白话而能为“美文”
的有力佐证。
它也更显示了现代白话散文长于描写、长于抒情的特征,并在中西、古今的杂糅渗透的试验中,使现代文学语言得以产生、成熟。
如果没有“新文艺腔”
,也就没有脱掉“新文艺腔”
之后更“老到”
的“新文艺”
。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9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泛读作品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闭户读书论》
冰心:《往事(二)》第六篇、第八篇《寄小读者》通讯七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评论文献索引
许志英.论周作人早期散文的艺术成就.文学评论,1981(6).
舒芜.周作人后期散文的审美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1).
钱理群.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的断想.江海学刊,1988(3).
赵京华.周作人审美理想与散文艺术综论.文学评论,1988(4).
韦俊识,何林.“叛徒”
与“隐士”
二重人格的生动显现——周作人早期散文概观.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温儒敏.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与批评.上海文论,1992(5).
安文军.周作人对现代散文内在规定性的理论贡献.重庆社会科学,2006(6).
范伯群,曾华鹏.论冰心早期散文的民族特性.文学评论,1984(3).
傅光明.冰心散文: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文学评论,1994(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