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李金发 穆木天(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由于当时普遍关注的是社会现实问题和形式格律问题,同时象征诗的优点又受到晦涩性的制约,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加上他们没有团体,没有刊物,也没有宣言,显得松散无力,这就使得象征诗派从一开始就不及革命诗派和格律诗派声大势壮。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261~26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弃妇》展现了中国新诗所未曾有的颓废和没落的氛围。

沉睡的枯骨,急流的鲜血,衰老的裙裾的哀吟,这一切与那种殷切的期待,新生的喜悦形成极大的反差。

把死亡和绝望引进此刻的中国诗中要有足够的勇气,何况,它从语言到意象,都全然是欧化的。

我们已经习惯的是,那些浪漫诗人提供的充满了氛围的情意的多情女子的形象,那些女子大都美丽而生动,她们来到人间是为了给人以温馨和友爱,人们因而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而此刻我们却遇到了这样不幸的被命运所抛弃的妇人,她是绝望和衰败的象征。

《弃妇》这首诗,它通过那些奇异的词语排列:“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空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

这里隐忧能够“堆积”

,时间也有“烦闷”

前所未见的描写和组合,造成了迷漫诗中的诡秘的甚至是惊怖的气氛。

描写和联系是含混和隐蔽的,明白的意义也无从显示。

但我们却可从它的命运,以及从此中诸如厌恶之疾视、狂呼在清白之耳后,隐忧、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等等,可以感悟到某种情绪的内涵。

具体的背景和细节是没有的,总体的朦胧传达了特定的氛围。

它与遗弃、失落、悲哀的命运有关。

谢冕:《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第一人——论李金发兼及他的诗歌影响》,载《新文学史料》,2001(2)。

5.李金发比喻的想象距离更遥远,喻体甚至已从美好事物转入丑恶意象,《有感》中,美好的生命却被他说成“死神唇边的笑”

,对庄严典雅的反动诡得难以捕捉。

象征诗派这种远取譬,再也不是那种甜得发腻的或者“彼特拉克式”

的老化“死亡”

比喻,它别出心裁,神奇深刻,与后者的明确固定、合乎常情却滥调的让人生厌分属两种境界。

它的荒诞不经,它的富于暗示,拓宽了人的感觉领地;并且打破了传统比喻以物比物的想象路线,大胆而具潜在的刺激性。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58~5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泛读作品

李金发:《里昂车中》《寒夜之幻觉》《夜之歌》

穆木天:《雨后》《谭诗》

王独清:《我从Café中走出来》《玫瑰花》

冯乃超:《月光下》《红纱灯》

评论文献索引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赵林云.中国初期象征诗派诗歌意象构造得失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6).

王毅.题型转换:中国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历史意义.诗探索,2000(1).

罗振亚.20世纪20年代象征诗派艺术形态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宋永毅,李金发:历史毁誉中的存在.走向世界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