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诗 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评论摘要

1.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得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种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因此,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大解放”

……

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

胡适:《论新诗》,见《胡适文存》,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

2.我认定了中国诗史上的趋势,由唐诗变到宋诗,无甚玄妙,只是作诗更近于作文,更近于说话。

……我那时的主张颇受了读宋诗的影响,所以说“要须作诗如作文”

,又反对“镂琢粉饰”

的诗。

胡适:《逼上梁山》,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

转引自乔以钢主编:《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245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

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因此,人们在《尝试集》里发现为数不少的旧体诗词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而早期旧体诗(主要收在《去国集》)中古体又占了多数,表现出“重古风,轻律诗”

,追求“散文化”

的倾向,但这时期的所谓“作诗如作文”

之“文”

,仅仅是指古文,胡适的试验也就没有超出宋诗与“诗界革命”

的范围。

在《去国集》的一部分诗及《尝试集》第一编、第二编《关不住了》以前的诗作,胡适的尝试重点是“以白话入诗”

,仍然不能摆脱旧诗词语言模式与文法结构法则的支配与制约,结果就写出了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诗。

胡适真正走出“以传统反传统”

的怪圈,是从他翻译了美国意象派诗人莎拉·替斯代尔的《关不住了》(原诗题为《在屋顶上》)以后,胡适自称是他的“‘新诗’成立的新纪元”

可以说,胡适是在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下,意识到了必须“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

,“做长短不一的诗”

,把“诗的散文化”

与“诗的白话化”

统一起来,才能跳出旧诗词的范围,实现“诗体的大解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