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诗 歌(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章诗歌

banner"

>

第一节概述

内容提要

工农兵文学在诗歌领域中的代表性的作家是贺敬之、郭小川、李季、闻捷、李瑛等。

工农兵文学内部孕育的根本性的反叛者是白洋淀诗群等。

郭沫若、胡风、何其芳、臧克家、艾青等老一辈诗人,虽然他们主观上也极力走向工农兵文学主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这一时期鲜有优秀作品问世,值得关注的作品是郭沫若的《新华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臧克家的《有的人》、艾青的组诗《北美洲的旅行》等,但这些诗歌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在一个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展示上,体现在其何以如此上。

阮章竞的《漳河水》、蔡其矫的《雾中汉水》《川江号子》、张志民的叙事诗、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的抒情诗,在工农兵文学的诗歌领域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位置。

九叶诗派、七月诗派在工农兵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销声匿迹,大跃进民歌的迷狂及由郭沫若、周扬选编的《红旗歌谣》都是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

教学建议

1.在拓展练习1、2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讲述。

2.完成精读作品和泛读作品的篇目阅读,参阅评论摘要,形成对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初步印象。

精读作品

胡风:《时间开始了》

郭沫若:《新华颂》

评论摘要

1.解放了的人民在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革命干劲,必然要在意识形态上、在他们口头的或文字的创作上表现出来,不表现是不可能的。

大跃进民歌反映了劳动群众不断高涨的革命干劲和生产热情,反过来又大大地鼓舞了这种干劲和热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民歌成了工人、农民在车间和田头的政治鼓动诗,他们是生产斗争的武器,又是劳动群众自我创作、自我欣赏的艺术品。

社会主义的精神浸透在这些民歌中。

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民歌,它开拓了民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开拓了我国诗歌的新道路。

今天的民歌,是新的农民、工人、士兵的作品,它们已经不完全是口头创作,有的作者是很有文化的,因此新民歌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风格上也与旧民歌有所不同了,它们保持了民歌的格调,同时又更多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叙事的长处。

他们正像黄河、长江一样,以汹涌澎湃之势,对新诗起着冲击的作用,必将使新诗的面貌为之改观。

……民间歌手和知识分子诗人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消泯。

——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载《红旗》,1958(1)(创刊号)。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2.新民歌运动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毛泽东新诗发展道路的本土化设计,《红旗歌谣》的编者似乎对诗歌的盛世神话充满信心:“历史将证明,新民歌对新诗发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中国文艺发展史告诉我们:历次文学创作的**都和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楚辞同国风,建安文学同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同六朝歌谣,元代杂剧同五代以来的词曲,明清小说同两宋以来的说唱,相互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诚然,对民间文学的合理汲取确实能够再造文学的繁荣之景。

就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五四”

时期的歌谣收集运动就对新文学发生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

但是,在1958年的政治运作之下,新民歌失去了以往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刚健、清新”

的特点,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民歌(民间的自发创作)。

新民歌对当代新诗的发展也不再仅仅具有资源意义,它已经被推崇为新诗发展的主流,甚至被认为新民歌就是新诗。

由于受新民歌运动的影响,1958年以后,当代诗歌进一步放弃了对世界诗歌艺术和“五四”

新诗的成功经验的借鉴,更加专注于从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去寻找当代诗歌的发展道路。

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说,创作道路越来越窄,单调的民歌形式也使艺术表现手法及诗体本身日益程式化,同时大跃进民歌所展现的无限膨胀的主观意志和浮夸精神对当时的政治抒情诗也造成不良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