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京派与开明派(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京派与“开明”

banner"

>

内容提要

京派散文,虽然是个地域概念,但却涵盖了20世纪30年代美学追求相近的一批散文创作群体。

他们在动**社会与畸形都市文明的挤压下,对乡土中国产生了别样的依恋,并努力用散文营构一个空灵隽永的艺术世界以与严酷现实相抗衡;他们剔除了传统散文一味“说理”

“言志”

“感伤”

“叙事”

的流弊,执著于散文抒情表意功能的强化,专注于散文文体本身的艺术革新。

代表作家有何其芳、李广田、沈从文、吴伯箫、师陀等。

其中,尤以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成就最高。

《画梦录》精致秾丽,凄艳迷离,是“独语体”

散文的典范。

他将自己瞬间的感觉用奇特的意象拼装组合,形成幻美而荒凉的心灵世界,静心聆听灵魂的寂寞、苦闷与追求。

扑朔迷离的意象、奇特诡异的想象、浓郁的诗情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画梦”

意境,颇有晚唐诗词的韵致。

李广田的散文不擅精雕细刻,却能在素朴中见情思,在记叙中酿造醇厚的乡村情韵,代表作为《画廊集》。

沈从文多以湘西村落为散文题材,长于山水景物、风土人情的描写,往往以“乡下人”

的眼光审视普通人的命运,《湘西散记》为这一时期代表作品。

吴伯箫文笔沉着,乡土气息浓重,代表名篇有《山屋》《马》《羽书》等。

师陀的散文淳厚、哀婉,曾结集出版《黄花苔》《江湖集》等。

此外,立足上海的丽尼、陆蠡依其创作风格也可归入京派散文的行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散文创作上与京派遥相呼应的,还有上海的“开明”

派作家,如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等。

他们大多曾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后又随人事变迁赴上海,围绕“立达学园”

以及“开明书店”

,形成一个志趣同投、风格相近的同人组织。

“开明派”

多以湖光山色和日常起居为题,与现实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但又与幽默小品及京派散文“超远政治”

的精英意识相异,拥着强烈的平民色彩。

他们秉持“五四”

以来的启蒙精神,希冀以文学教育来健全人格、服务社会,文风疏淡平朴、结构缜密完整、语言明白如话,不少作品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范本。

教学建议

1.细读《画梦录》中的代表作品,理解何其芳的文体独创性,特别是“诗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