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章 散 文(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是在选材上,对一些揭露旧社会黑暗,或是歌颂爱国英雄的事件有所忽视。

这些批评比较符合当时的报告文学创作实际情况,对推动报告文学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50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报告文学是关于事实的报告,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可从文本中淡出。

相反,它要求主体表现出鲜明的价值评判的倾向。

报告文学是一种主体外化的文体;报告主要是指事实的报告,同时也应是研究分析思辨的报告。

《包身工》的文体范型意义在这一点也得到了体现。

夏衍在展示对象具体的生活境遇的同时,对包身工制度形成与维持的原因作了分析,并且基于大量残酷的事实,并不只作现象展览或客观的评说,而是亮出自我,充满**地论评事实。

这种深得现象本质的议论,有效地增强作品批判控诉的逻辑力量。

……由《包身工》昭示,夏衍不仅具有正直的知识分子那种善良、勇气和正义感,而且也有思想家鞭辟入里的深刻性。

报告文学文体中的论评性文字,是主体人格与理性智慧外化的一种载体。

丁晓原:《1936:报告文学年的存量与意义》,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7.读范长江的新闻通讯作品,有一种满足感。

伴随记者的足迹和视线所及,有如看到一个技巧娴熟的摄影师在巧妙地调度着镜头:忽而近景特写,忽而广角远景,忽而鸟瞰,忽而插入闪接。

他善于揣度读者的阅读心理,素材或目睹或耳闻,随手拈来,多不胜收。

……范长江善于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知识自然妥帖毫无炫耀地穿插在新闻作品中,使读者获得历史、地理诸方面的参照,给人以立体感。

李永波、刁康:《名记者的风范:范长江综论》,载《社会科学辑刊》,1996(4)。

泛读作品

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范长江:《塞上行》

宋之的:《1936年春在太原》

评论文献索引

汪文顶.“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

——谈30年代几位青年散文家的创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2(4).

李炳银.报告文学的生成演进及收获.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何轩.被遗忘的现代性:二三十年代美文小品的重新评价.求索,2005(10).

张春宇.1936年的丰收(一):里程碑式作品的诞生——堪称“典范”

的《包身工》.中国报告文学史稿.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王醒.《中国的西北角》的历史价值及版数考证.新闻出版交流,1999(5).

王洪祥.从中国西北角走出来的名记者——范长江.当代传播,1998(5~6).

拓展练习

1.简析本时期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

2.评析报告文学繁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原因。

3.夏衍、范长江和邹韬奋在本时期都有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问世,你喜欢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写一篇鉴赏的短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