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六 新感觉派小说(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六节新感觉派小说

banner"

>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都市文化畸形发展,催生了以批判都市文明为主要任务的左翼作家群以及顺应广大市民趣味的通俗作家群。

此外也出现了第三大作家群体,他们出没于喧嚣**的十里洋场,尽情享受现代都市物质和商业文明,同时又受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电影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意识。

由于他们直接受到日本的“新感觉派”

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新感觉派”

小说家。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是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徐霞村和叶灵凤等。

施蛰存是此派小说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小说集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等,他真正自觉地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

刘呐鸥是此派小说的开山作家,其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采用与现代都市生活快速节奏相适应的跳跃手法、意识流手法,描写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现代“风景”

的。

穆时英获得“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的称号,其小说集《公墓》和《白金的女体塑像》,对畸形都市风景的描绘中,也流露出不无欣赏的心态。

作为一个流派,他们的创作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色与倾向。

从题材上看,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在艺术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

它不但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弊病:第一,对二重人格的描写上,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弗洛伊德学说出发,教条主义地把人物弗洛伊德主义化。

第二,刘呐鸥、穆时英的一些作品在暴露大都市资产阶级男女的荒**、堕落时,同时流露出对这种腐朽生活方式的留恋、欣赏,表现出作家主体精神的某种颓废。

教学建议

1.参阅评论摘要及相关索引文章,完成拓展练习第1题。

2.结合所列出的精读作品,分析施蛰存、刘呐鸥和穆时英小说的不同特点。

3.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新感觉派小说的题材、艺术表现和人物刻画给出整体评价。

4.把握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文化根源与外来影响,及其在写作姿态上的现代性与先锋性。

精读作品

施蛰存:《梅雨之夕》

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评论摘要

1.这里的海派小说家,大体可以分为三大块:20年代末期以后,从“五四”

先锋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张资平、叶灵凤诸人……三十年代崛起的现代派作家(包含新感觉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四十年代的洋场小说家,把现代主义和《红楼梦》《海上花列传》对接的张爱玲……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新市民小说家予且、苏青……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