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

banner"

>

总论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进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的最有实绩的一部分。

1917年,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应之以《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学。

第二,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第三,大量译介外国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有着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文学社团流派在此期间不断涌现,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前者追求“为人生而艺术”

的现实主义,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

的浪漫主义。

继之还有语丝社、新月社等社团。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迅猛发展,必然遭到封建复古主义的反扑,在此期间,新文学运动曾先后击退了以林纾为代表的老牌守旧分子、“学衡”

和“甲寅”

等封建复古派的进攻。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第一,理性精神的张扬。

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第三,个性化的追求。

第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教学建议

1.阅读评论摘要与相关书籍,梳理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性质以及这场革新运动的意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重要主张;第一个十年的文艺论争。

2.结合评论摘要3与拓展练习1,理解文学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3.对拓展练习第2题展开讨论。

精读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评论摘要

1.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

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大张旗鼓的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0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20世纪初,由于满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初年政治上激烈动**,我国没有实现文化的根本革命,但自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后,受到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的激烈撞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震**,中华民族被震惊而奋起,开始了现代化的蜕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