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诗骚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以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等,皆与周朝北地中原地区的文明密切相关。

而《国语·周语下》引录的单襄公论政言“文”

时所说的“能文则得天地。

……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

,既是对周文化尚文传统的推崇,也是对“文”

的广泛性与崇高性的诠释。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讨论《诗》义典范,采取的也是广义的人文情性。

在人文思想演进的大传统中,《诗》的价值固然表现在诸如“天人观”

、“道德观”

、“伦理观”

、“民族观”

等方面,然而,倘若说到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则又可以归纳为三个子传统,即厚生、言志和致用。

厚生构成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生命意识。

在《诗经》中,天命观已从神对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注重人生的敬德思想,以表现其生生不已的生命,如《大雅·生民》,讴歌了周族先祖后稷氏躬耕兴农、重生福民的业绩,是一首典型的赞美农事的乐歌,又如在《周颂·思文》中,诗人再次赞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从而表达了周人对后稷的敬慕,可以说是“夫民之大事在农”

的民本观念的形象描述,再如《大雅·文王》,高度赞扬了周文王的明“德”

,孔子赞曰“大哉天命”

,翼奉以为是“周公作诗,深戒成王”

的作品,清人方玉润却别具慧眼,称其为周代所传的“万世法”

,“不独兴王兆瑞章,抑亦圣学传心之典”

,何焯则认为“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正是由于《诗经》中表现的敬德、重民思想均与厚生意识切实相关,所以既有道德的颂歌,扬善抑恶,乐和戒**,从而为民生制定生存秩序,又有优美的情诗,感于哀乐,抒写心怀,从而宣泄民生固有的生存欲望。

言志构成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表情特征。

自《虞书》确立“诗言志”

的“开山纲领”

,后世论《诗》多以此为准则,如董仲舒辨六经之异时谓“《诗》道志,故长于质”

,实际上已经兼含抒**怀和言之有物的意思了。

诗人咏怀言志,不拘一端,皆有感而发,如悲鳏寡、叙离情、言征戍、谈追求、讽豪夺等,无不贯穿着诗人感于社会与人生的心态。

清人程廷祚说“汉人言《诗》,不过美刺两端”

,可谓知言。

以婚姻为例,美之者如《周南·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大序》认为“《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