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兴象高妙 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老子的哲学理念中,首先出现了“妙”

的概念,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过妙、徼的概念阐释了“道”

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又如“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即使在不可知论中,老子仍然“强为之容”

,以“豫”

、“犹”

、“俨”

、“涣”

、“敦”

、“旷”

、“混”

等词汇对其进行形象的描述,通过体道之士的形貌与内涵,抒发其仰慕人格美的理想。

老子的“妙”

论所代表的“道”

意,在汉代以后论艺著述中层出不穷,如妙篇、妙句、妙音、妙舞、妙味、妙意、妙理、妙趣,以及奥妙、玄妙、奇妙等等,其所提倡的“妙”

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一如西方艺术中的“美”

至于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运自然之妙有”

、“混万象以冥观”

则已属于玄学对山水的体道言妙的诗意表达了。

与老学精神相通,庄子讨论自然与人生,注重的是“万物复情”

的“混冥”

状态,而对于人的心志,注重的则是其“凄然似秋,煖然似春,息怒通四时,与物有宜”

、“与物为春”

的艺术精神。

在人与自然的体验中,庄子曾假托仲尼与颜回的对话,提出了“心斋”

、“坐忘”

的命题,这可以说是庄子去形达神的哲学思想的艺术写照,是在审美观照下建立的艺术精神的主体,达到了“物化”

的自由境界。

由此可见,道家所弘之道更侧重人与自然的契合,而儒家则偏重人伦道德的建立,二者侧重点不同,但弘道精神却是一致的,并且这种由体验自然与人生而来的弘道精神,在艺术史上的表现又可以从纵与横两个角度具体加以分析。

图5-3-2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

从纵向的发展来看,中国艺术的弘道精神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自觉大约是在魏晋以后,但是作为实践的艺术创造,早在远古至三代的演进过程中,就已表现出了自觉的艺术特性。

据考古发现和科学分析,远古陶器和玉器的纹饰曾经经历了由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植物形象演化成为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的过程,正是这种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从形象到线条的变化,最终完成了纯粹的美的形式。

而陶器纹、玉器纹流利的线条,则隐含了先民气化宇宙观的蓬勃生机。

随着周朝礼制社会的定型,青铜纹饰的厚重庄严日益受到重视,从春秋至汉代,礼教思想遂成为艺术表现的主流,这一点在汉画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