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佛性清静 佛教的传播及宗派(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世俗认识和情欲),如果能认识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道理,就可清除“妄想”

,而达到觉悟。

其中“一一事中,理皆全遍”

与“无碍法界”

思想,与天台宗“一念三千”

、“一心三观”

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有学者认为,唐代佛学宗派到贤首的圆融会通,再经清凉(澄观)圭峰(宗密)两家的推阐,佛教义学已达登峰造极之境,以后没有大的进步了。

图3-4-4《华严经》书影

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三论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

三论主要说明诸法性空的义理,故也称法性宗。

三论所传习的是中观学派思想,即中道正观的说法。

《中论》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

这种理论,总说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就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

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

与三论法相关,引出三论宗的一系列主张:如八不中道(世间万有说到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二谛论(菩萨教法有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两重真实)及判教原则等。

其中以二谛论最为重要,“谛”

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俗谛。

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

律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

以《十诵律》《四分律》《摩河僧祇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为基本经典。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

戒相四科。

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

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

即由接受的做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戒律有声闻戒、有菩萨戒。

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

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

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

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

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

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