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八 取则天象 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理论观与治疗法的提出,使中医学更为完整。

而与中医学相配,中药学也举世瞩目,其中成书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就最大。

尤其是李时珍的著述被西方学者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综观中医、中药学特色,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自然之一部分,置放于广阔的自然运动的平衡态;二是脉诊成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要注重人体内在的循环系统;三是外科学方面坚持整体观念,注重调养、锻炼(如气功);四是针灸为特殊的治疗手段,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至今不衰。

此外,因养生炼丹而取得的化学成就,因农业、天文、舆服制度以及战争所需而发展起来的机械制造术、物理学,因重视水利建设而兴起的工程学和因表现帝王威严塑造华美宫室而繁盛的建筑学等,均维系于政治与人生这一主干。

而这种与政治人生相关的科技成果发达的现象,提升到一种文化哲学观念,则内含着“士”

的生存形态,即“致圣人之道”

图2-8-5《本草纲目》书影

中国古代学术自汉代起就进入经学化,科技也不例外,如医学著作被称为《黄帝内经》,数学著作被称为《周髀算经》,天文学著作被称为《开元占经》等。

这也决定了在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贯穿了一个“道”

的传统。

古代学者对“道”

与“技(艺)”

、“器(物)”

关系的看法,往往表现出一元化形态,就是以“道”

为主,以“技”

、“器”

为辅,以“技”

、“器”

为手段,以“道”

为目的之观念。

《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朱子语类》卷九五)即使在政教气息比较淡薄的道家著述如《庄子》中,其《养生主》篇内也托“庖丁”

之口说:“臣之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这种重道轻技的思想只是一种比较值,而非绝对值,因为古人重道即内含了技与器,我国古代与国家事务关系密切的学科最为发达,就是证明。

由于这种道技关系及其矛盾,中国古代科技观念始终处在提升与坠落之间,这使她在农耕经济文化襁褓中诞育出丰硕的科技成果,也因为近代大工业社会的兴起,这种较强地依附于农耕经济文化和宗法政治文化的科技思想的衰落,也就比较明显了。

图2-8-6《黄帝内经》书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世界交换师七年顾初如北沧元图没人告诉我这不是游戏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做噩梦能变强外室之妻恰逢雨连天万界大表哥英雄无敌之佣兵术修大巫团宠格格是食修紫藤花游记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娘娘她独得帝心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七零之彪悍娘亲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病弱权臣被悍妻喊去种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我一个NPC能有什么坏心思荣光[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