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七 讲武习艺 兵制兵略与兵法(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秦汉以降,平民始有姓氏,平民入伍已司空见惯,从而形成以“征兵制”

(兵劳合一的制度)为主的兵役制,其中包括正卒、戍卒和更卒等。

而因避免戍卒更代之劳,汉代在武帝时设张掖、酒泉、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六郡,开辟官田,发边塞士卒戍屯,已开后世屯田制先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兵役制比较复杂,如北朝曾出现世家旺族的私兵(部曲),但却以世兵制为主。

世兵制的特点是军户与民户分离,军户世代为兵,倘士兵叛逃则罪及家属,所以也称(人)质任制。

初成于西魏、北周,完备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

,是我国兵制演变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制度。

清代官修《清朝通典》的史臣在《兵志》开篇就说:“历代设兵各有因革损益,唯唐府兵为较善。”

早在西魏时期,府兵制以六柱国统十二大将军,每大将统二开府,计二十四开府,开府各领一军,兵士属于军府,不编入郡县户籍。

至隋朝改军士编入民户,使兵民合一,而唐承其制,且与均田及租调结合,全国置634府,征战时临时任命主帅,停战后将归于朝,民散于府。

唐府兵制兴盛与完善,突出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府兵统御机构卫府的建立;二是有了完备的府兵编制、指挥系统和装备配置;三是有明确的府兵服役和征调规定;四是制定了完整的府兵宿卫任务和训练、校阅、战法守则。

到唐玄宗开元间,府兵渐衰,尝改以募兵(招募兵源)代替府兵,出现了彍骑(招募壮士补充宿卫),至中唐藩镇割据,王朝仅依禁军维护。

正如《新唐书·兵志》对有唐兵制的归纳:“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有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

及其末也,强兵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

从总体上看,中唐至宋代,兵制主流已是募兵制。

而辽、金、元崛起北方大漠,则由部落兵制转而为世兵制,明代兵役又从卫所制转为募兵制,大抵不出前代规制。

清代兵制比较特殊,主要有八旗兵与绿营兵两大系统。

关于八旗制度,清初立满人四旗,后增为八旗,随着户口增多,又相继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计二十四旗,以旗统人与兵,隶属于旗的都能当兵,有世兵性质。

绿营兵源于明代的镇戍之制,属于招募制,是由汉人组建的军队,管理除东三省之外的全国各地。

绿营制度分为标、协、营三大系统:总督、巡抚为军政长官,提督、总兵为指挥帅、将,所统领谓之“标”

;副将所属管的叫做“协”

;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的叫做“营”

自太平军起义,八旗兵与绿营兵朽弱得不堪一击,于是曾国藩率先在湖南组织乡勇,以后勇营制度又成为湘军、淮军的兵役特征。

兵制的发展也体现于兵种的演进方面。

从世界军事史的进程来看,主要可分为冷兵器时代与热兵器时代。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我国古代的战争形式是由车战、步战到骑战,而“南船(水兵)北骑(骑兵)”

,又标志了南北文化相异的特点。

从时序看,古代先有车战,后有步战,前者限于中原平地,后者渐扩大到南方山地。

至于我国骑兵的起源,一般认为诞生于春秋战国之际。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师见夫人之步马者”

、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

,是早期的记载,到《战国策·赵策》有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的故事时,骑兵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到汉代,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车士(车兵)和楼船士(水兵),已基本具备了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种。

自宋代以后火药的发明与火炮的运用,又出现了新的炮兵类兵种,这已是热兵器时代的来临。

至清末海军建立,李鸿章将淮军改编成“常胜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