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制度篇(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可见,不仅各个家族之间地位相差悬殊,即使在一姓之内,高下的区别也格外分明。

这些大家族拥有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甚至拥有私人武装,在政治上享有特权。

二是家族门第决定仕途与婚姻。

士族多担任高官要职,庶族则就职低下,士庶之间不通婚。

如果违反了上述规定,会遭时人耻笑,称为“婚宦失时”

这种风气在历史上的传习,就是“门当户对”

的婚俗传统。

三是因选拔官吏及婚姻之事都要取决于门第、谱系,使得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

如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征引典籍四百多种,其中载录家谱、家传多达数十种。

图2-1-5谢灵运像

四是某些家族内部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开展,推动了家族学问的勃兴。

正如陈寅恪所说的:“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

是以地方大族盛门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

……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

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金明馆丛稿初编·崔浩与寇谦之》)。

以文学为例,六朝世家大族中有突出成就及精深造诣的为数不少,最为后世学者所津津乐道的是琅琊王氏、彭城刘氏、兰陵萧氏,如王伊同《五朝门第》第三章《高门在政治上之优遇》第二节《仕途》云:“琅琊王筠,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

彭城刘孝绰,兄弟群从诸子侄,一时七十余人,并能属文。

兰陵萧子恪,兄弟十六人,有文学者子恪、子质(应为子范)、子显、子云、子晖五人。”

而陈郡阳夏谢氏,先有谢尚、谢安、谢万、谢玄、谢石等人,德行事功与文采风流并重,后来又有谢灵运、谢惠连、谢庄、谢朓等文才挺出于世,谢氏一门文学之盛,已构成一个世族文学创作群体,当时极少有世家大族能与之相比(参见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

当然,南朝时家族势力的强大,对政权也有很大影响,形成门阀政治的特色。

隋唐两代,一方面以科举制选官,最大限度地为寒门庶族入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则不遗余力地打击旧族强宗,使宗法性豪强势力迅速衰落,到了晚唐五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通志·氏族略序》),宗法秩序陷入混乱。

但宗法制度在宋明之后以新面目出现并日趋完善,在社会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自北宋开始重新建构的宗法制度,以“父母在,诸子不别籍异财”

的直系家庭为中心,史称宗族共同体。

它在唐中叶以后开始出现,到宋代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组织并延续到明清将近千年。

这种宗族共同体,与魏晋门阀制度相比,多以自耕农的形式聚族而居,在政治上完全依赖国家政权而不会与之分庭抗礼,显示出与中央集权紧密结合的特色。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族长权力为核心,宗子意义不断淡化。

族长由族人推举产生,主持全族事务,制定族规、族约并进行监督,是族内最高首领,这与旧宗法制中宗子世袭截然不同。

尽管张载等人极力强调“立宗子法”

(《经学理窟·宗法》),但由于一族之内诸如“或父贵而子贱,或祖贱而孙贵,或嫡贱而庶贵”

(秦蕙田《五礼道考·嘉礼·饮食礼》)等富贵不论嫡庶现象的发生,旨在敬宗的“宗子”

意义已经淡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