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八 取则天象 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数”

,也显然不仅限于技术知识的数学,而是兼含具有普遍性的科技文化内涵的象数哲学思想。

先民的“数”

观念源起于结绳记事、镌龟卜筮,而“数”

科学的传承发展则依靠教育。

在西周时代的王朝教育,已有“保氏”

教“九数”

,春秋末孔子曾为“委吏”

(会计),又教弟子以“六艺”

,“数”

居其中。

而作为诸子教育的另一学派墨子亦精通数学,其学“以绳墨自矫”

,“又善守御”

(孙诒让《墨子传略》),所以《墨经》中载有多种推理、演绎等逻辑方法,兼及数学的定义、定理。

汉武帝设太学、立五经博士,《易》居其教学范围,并由此形成汉代的象数哲学思想。

数学教育在隋、唐时代有较大的发展,如隋代在国子寺设立算学,唐代在国子监设立数学馆,由算学博士执教。

虽然隋唐数学作为学科得以专立,主要是为培养通赋税的官吏,但作为教育制度的改变,确实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唐高宗曾令太史令李淳风与算学博士梁述等编注《十部算经》,与此紧密联系。

宋元明清数朝继隋唐之制,算学教育均属专门,极受重视。

如南宋时有“崇宁国子监算学令”

,中有“诸学生习《九章》《周髀》义及算问,兼通《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

(鲍瀚之《数术记遗》卷末)等规定。

清末谭嗣同上《兴算学议》也称“儒生益不容不出而肩其责,孜孜以教育贤才为务矣,此议立算学格致馆之本意”

这种崇教重数的思想,无疑促进了古代数学研究的进展。

从知识系统来看,清人阮元《畴人传》等史籍已记载了古代大量的数学家及其成就。

其中有汉代的张苍、耿寿昌、许商、刘歆、张衡、刘洪;魏晋南北朝的赵爽、刘徽、何承天、张丘建、祖冲之、祖暅、甄鸾;隋唐的刘焯、王孝通、李淳风、张遂(僧一行)、边冈;宋元的沈括、贾宪、刘益、李冶、秦九韶、杨辉、朱世杰、郭守敬;明清的吴敬、王文素、顾应祥、程大位、朱载堉、徐光启、李之藻、梅文鼎、明安图、汪莱、李锐、徐有壬、戴煦、李善兰等。

而古代算书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缀术》(祖冲之父子)、《心机算术括》(张遂)、《数书九章》(秦九韶)、《测圆海镜》(李冶)、《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王文素)、《算学新书》(朱载堉)、《梅氏丛书辑要》(梅文鼎)、《则古昔斋算学》(李善兰)等,都成就卓著。

而数学作为科学之母,我国古代数学又与天文、财税、音乐、哲学等学科交叉,成绩斐然。

如果从世界数学史来看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有几方面相对突出。

图2-8-3祖冲之像

一是春秋战国间“十进位值制”

的形成。

徐岳《数学记遗》即云:“黄帝为法,数有十等。”

所谓“十进”

,是指“逢十进一”

;“位值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