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布政施教 官学私学与书院教育(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清代书院可划分为三类:一是承袭前朝传统,讲求性理的;二是为科举授时文的;三是重经史辞章的,多为各省地方书院。

书院以为“教育的而非科举预备的”

(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为其教学目标,重在讲义理及修身力行,是它与国学及私塾最大的不同。

在中国教育史上,书院教学也显示出其独具一格的特色,要点有三:

一是知识教育与道德、人格教育相结合。

如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学规,从为教、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五个方面阐发了书院教育的综合意义。

(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二)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四)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五)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所订学规重教亦重训,兼顾“立人”

与“从学”

,为许多书院所采纳,成为他们制定学规的范本。

在这种宗旨的影响下,书院的一些学者或淡泊名利,退隐山林,或与黑暗政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如明末东林党人。

二是独特的课程安排与教育计划。

以清人颜元为漳南书院制定的教育计划为例。

颜氏本着与宋明理学相对抗的实学精神,并结合当时的学术进展,将书院课程定为如下六种(《存学编》)。

(一)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二)武备斋: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三)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四)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家数等科;

(五)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六)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尽管计划中为“应时制”

而设帖括斋课程,但并不像国子学、家塾等其他学校那样因拘泥于科举教育而显得板滞陈腐。

书院游离于科举选官考试制度,其课程设置是宽广而自由的,具有审时度势的优势和灵活性。

三是自由讲学、重学术交流的风气,使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基地。

书院与古代学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概括其要,有三方面最为显著:其一,书院体现学派意识。

以南宋书院为例,受当时理学派别间的学术论争的影响,书院亦显示出“程朱派”

、“陆象山派”

、“吕东莱派”

三种倾向———“明造”

、“嵩阳”

等书院成了程朱派的学术基地,“象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