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九 心性体用 理学的昌明与衰变(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尽性知命”

的最终目的乃在于“为生民立道”

,“穷神知化”

与“礼乐”

相通,将“理”

与现实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融合于一体,从而实现理学家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理想,以“治国平天下”

为己任,兴圣人之学,从而达到成圣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家们大多都排斥佛、老,视佛、老为异端,以弘扬圣人之道为使命,以儒为本,但是理学在发展传统儒学的过程中,又吸收佛、道两家的思辨哲学,以弥补儒学的不足,成为“三教”

在长期冲突融合后而产生的结晶。

因此,可以说以儒为本,又异于传统儒学,批判佛、道,又兼容佛、道,这才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质。

宋明理学属于儒学的范畴,又是对儒学道统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发展的儒学新阶段。

理学的正式产生、发展虽然是在北宋中期,但它产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唐的新儒学运动以及宋初的社会思潮运动。

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治宋学当何自始?曰:必始于唐,而昌黎韩氏为之率。”

韩愈、李翱与宋初的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被公认为是理学的先驱。

韩愈认为,儒家有一个核心传统,即“道统”

:也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这种承续说法就是引自《宋史·道学传》的蓝本。

不过,韩愈认为道统在孟子之后中断,而自己则是发扬这种道统的继承者。

不过从历史的观点来看,韩愈所提倡的“道统”

,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而未对“道统”

的内涵做出必要的阐释,仅仅是排列了“道统”

的大概谱系。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诠释,赋以权威内涵的乃是宋明理学家。

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王守仁《象山文集序》亦云:“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心学之原也。”

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与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都将《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句话作为尧、舜、禹传授承续之传统的精髓与核心,而对这种传统的体认正是理学家们赋予“道统”

的解说。

作为新儒学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建构了有别于传统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系统和属于其自身的本质特性,由此,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才能够与其他哲学形态鼎足而立。

理学在宋明两代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涌现了众多的理学家,也形成了诸多的派系,他们在激烈论辩和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丰富发展了宋明理学。

为了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理学发展的大致脉络,这里我们将宋明理学大家分作四个阶段并作概要介绍。

二、理学的形成期

第一阶段是理学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以濂学、王学、关学、洛学并起为主要形态。

(一)濂学:指周敦颐的理学思想。

周敦颐,字茂叔,因建濂溪学堂于庐山之麓,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称其学术为濂学。

周氏的主要著作是《太极图说》一卷,《易通》四十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