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体用关系看,“体”
即本体,“用”
即功能,他认为,只有“无”
才是“体”
,而“有”
则是其“用”
。
客观事物尽管丰富多彩,都是“无”
这个最高本体的功能和表现而已,所以“不能舍无以为体”
。
从一多关系看,他认为,“一”
就是“无”
,万物之“有”
必须统一于“无”
,万有之“多”
必须统辖于“一”
。
他说:“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
又说:“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也。”
可见,一多关系的论证是直接为君主专制制度立言的。
从动静关系看,他认为:“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总之,王弼通过“本末”
、“体用”
、“一多”
、“动静”
等关系的探讨,建立了较之前人更为系统精致的唯心主义本体论体系,并通过不同于两汉谶纬之学的方式,论证了君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表面上清谈务虚的玄学,至少在早期是有实际的政治考量在其中的。
图4-7-1王弼像
在价值观方面,王弼探讨了“名教”
与“自然”
的关系问题。
所谓“名教”
就是正定名分的礼教,是儒家关于君臣父子等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
所谓“自然”
则是指天道自然,对自然的崇尚是道家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
实际上,关于“名教”
与“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