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 以法为教 法家学术与政治文化(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人性论。

因此,君主立法就要了解民心之“好恶”

,并且因势利导加以利用。

这样,立法才能符合民众的欲望,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这也就是后来法家所说的“因人情”

以上就是我们根据《管子》一书中的有关记载,而得出的关于管仲的某些萌芽状态的法家思想,虽然具体表述有可能经过了后学的加工,但主要观点应该是管仲的。

由此可以看出,像管仲这些法家先驱,一般只有具体的立法或司法实践,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主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法家人物。

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法家真正形成应在战国时代。

在战国初期,李悝等人在主要吸收法家先驱管仲等人法学思想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墨家、道家以及儒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最终形成了法家学派,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

整个战国时期的法家,像他们的先驱一样,大都是各个诸侯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们大致可以分为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两个阶段。

其中,战国初期和中期的法家称为前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悝、吴起、申不害、慎到和商鞅等。

他们基本一致的倾向是强调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并提出明确的变法措施。

战国末期的法家则称为后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和李斯等。

他们注重“定法”

,主张将现实的封建秩序用法律固定下来。

在前、后期两阶段法家人物中,李悝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家始祖,他在做魏国宰相的时候,在政治、经济、法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总结了春秋以来各国的立法经验,并对当时的成文法运动进行了理论的概括,完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

从他开始,法家思想才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法家才成为一个学派。

图4-5-2商鞅像

至于商鞅,则是前期法家的代表,法家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商鞅的生卒年大约是公元前390—前338年,出生于卫国。

本姓公孙氏,名鞅;因为是卫国国君的同族,也叫卫鞅;后来因为自己的封地在商,号称商君,历史上就称他为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有很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为改变秦国弱小受歧视的局面,下令求贤。

商鞅此时正在魏国宰相家里做一个家臣,颇不得志,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携带着李悝的《法经》入秦。

遂以强国之术游说秦王,秦王大悦,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将膝盖移到了坐席的前面,主客连续交谈了几天。

秦孝公于是支持商鞅,在公元前359年(一说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变法。

在经济方面,商鞅废井田,授田于民,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大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同时,还在秦国境内统一度量衡,方便经济核算。

在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推行郡县制,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

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的强国,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但因为商鞅的变法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他被人陷害而被迫反抗,最后遭受车裂之刑而死,像中国历史上其他的许多变法家一样,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后世传商鞅著有《商君书》一书,共有29篇,现存只有24篇。

这本书有商鞅自著的内容,同时也有其他法家的作品,所以《商君书》实际上是商鞅和后学著作的合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