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出其不意”
、“击其不备”
、“攻其不整”
、“间谍”
、“推诚”
、“示信”
、“示义”
、“抚士”
、“示弱”
、“示怯”
、“示缓”
、“示强”
、“佯败”
、“诱敌”
、“避锐”
、“示形在彼而攻在此”
、“示无备设伏取之”
等数十则用兵方法。
落实到具体的兵家论述,每部兵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该就是各种兵法了。
如《六韬》包含《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
其中《武韬》提倡“修德”
、“安民”
,即争取民心以瓦解敌人。
书中认为:要取得战争胜利,首先要师出有名,吊民伐罪;其次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
;最后是进行“文伐”
,即先谋略而后行武。
又,《虎韬》共十二篇,分述兵器、器材和装备,突围、渡河、对阵、迂回、伏击、攻城及反伏击、反火攻等具体战术,其中含有丰富的兵法思想。
再如《尉缭子》对攻、战、守三种作战形式提出原则性要求:攻城的原则是“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要集中兵力,出其不意,乘敌虚而攻克;对阵作战的原则是“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
,要先发制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明察敌情,争取主动,然后发兵决战;守城的原则是:一要坚守城外要地,即“守者不失其险”
,二要守备部队与出击部队分开,即“出者不守,守者不出”
,三要反对消极防御,即“救必开之,守必出之”
。
而著名的《孙子兵法》,论用兵之道极为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思想有:其一,先胜而后求战;其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三,致人而不致于人;其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其五,兵因敌而制胜;其六,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在历史上,三国时代是乱世用兵,风虎云龙,其中曹操与诸葛亮用兵都兼有形神之妙,而两人又都好《孙子兵法》。
曹操曾著《孙子略解》,所谓因事设奇,谲敌制胜,而变化如神,他指挥的“官渡之战”
是一范例。
诸葛亮用兵更是伐谋为上,兵行诡诈,取胜无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