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饮器易混淆茶酒器分清(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壁画中,一人正在将壶中刚刚温好的酒水注入另一人端着的酒碗中。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牡丹纹注壶、温碗故宫博物院藏

辽八棱錾花银注壶、温碗、花口银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唐后温酒之风益盛,如白居易说:“林间暖酒烧红叶。”

盛酒的尊或盆体积大,若用它们直接放温热的酒,散热太快,于是人们就把温过的酒倒在酒注子里。

《资暇集》记载:“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

为了保温,又把酒注子置于盛着热水的温碗中。

此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注壶、温碗,碗与壶是分离的。

温碗当中置入热水以温壶内酒水。

酒水温热后,取出注壶,注酒于杯。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北宋街头巷井流行的使用注壶、温碗情形:“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宴饮图

《周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古的人们穴居野处,后来的原始房屋为半地穴式,人们席地而坐、卧,使用陶器,器物全部放在地上。

四千多年前出现了带足的低矮木案,用于盛放饮食器,此时的日用器皿普遍硕大。

汉代以前,人们都是习惯席地而坐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垂足而坐始发端。

魏晋至隋唐开始有高型家具出现,隋唐到五代时期是诸如椅子这类高型家具兴起的过渡期。

在唐代还有“连榻”

而坐的情况(见上页图唐墓壁画)。

五代时,使用高型家具、垂足而坐已经成为人们的起居习惯。

我们将唐墓壁画《宴饮图》和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桌、椅、凳、床等进行对比,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生活现象。

入宋后,高型家具则完全普及开来。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垂足而高坐就要求日常饮食器皿的体积比席地而坐时代器皿的体积要减小。

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审美的需求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又使得此时饮器的器型渐渐由圆厚体型向修长方向发展。

同时,为了减少器皿日常摆放、使用时对桌面的磨损,器皿底部由过去的平底无釉逐渐出现加有圈足且施釉的现象。

茶器亦然。

唐白釉玉璧底碗

五代越窑青釉鸟式杯

北宋兔毫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