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陆羽著茶经煎茶道大兴(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皎然大陆羽十三岁,于陆羽亦师亦友的皎然影响了陆羽的后半生。

陆羽一生未娶,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对茶的研究中,整天穿山访茶,乐此不疲。

陆羽在自传中对自己描述道:“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皇甫冉写过一首《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把陆羽醉心茶研究的日常生活描绘得野趣盎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皎然在《访陆处士羽》诗中也说他:“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茶山风光

陆羽在顾渚山中考察、研究茶树,又结合自己多年以来在各地的茶事经验,以顾渚紫笋茶为蓝本,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这本书是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作为中国茶书的开山之作,《茶经》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全面记录了茶的产地、栽培、采摘、制作、器具、煎煮、饮用、功效等相关知识。

陆羽的《茶经》是对中唐以前茶事发展的总结,并将日常茶事升格为一种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的问世亦标志着茶学这一门类学问的形成。

《茶经》全书七千余字,分上、中、下三卷十节,概貌如下:

一之源,介绍茶树的起源、形状,品质、功效及生长环境。

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工具及使用方法。

三之造,介绍茶叶的采制方法以及饼茶的制作工艺、鉴别方法。

四之器,介绍煎茶、饮茶的器具。

对各种茶器具的名称、形状、材质,制作方法、用途、特点做了详尽说明。

五之煮,介绍如何炙茶,如何煎茶,煎茶用水的掌握及水对茶汤的影响。

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的起源和饮茶的方法。

七之事,介绍了陆羽之前的历代文献资料,掌故、诗词、医书等对茶的文字记述。

山中饮茶

八之出,介绍其时唐代全国的茶叶产区及茶品的优劣。

九之略,介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酌情省略一些制茶工具、煎茶器具及相关步骤。

十之图,陆羽建议把《茶经》前九章内容抄写在白绢之上,张于四壁,便于学习。

陆羽的《茶经》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它的某些内容在今天还具参考价值,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也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散茶泡饮了。

明代罗廪在其所著《茶解》中讲道:“故桑苎(陆羽)《茶经》,第可想其风致,奉为开山,其舂、碾、罗、则诸法,殊不足仿。”

当下的我们在读茶经时可以学学罗廪,不必沉于细节,在诵读文章后能做到体其大要、“想其风致”

即可。

《茶经》这部书一问世,立即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推崇,然而也有一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是谁呢?此人正是陆羽的恩人兼师友皎然僧。

细心的茶友会发现皎然在其所作《饮茶歌送郑容》一诗中有如下语句:“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