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明代瀹散茶茶器缤纷现(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

少顷,其花自开。

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

“百花有香者皆可。

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

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

明人钱椿年、顾元庆校编的《茶谱》亦记莲花茶:“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

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烘干。

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茉莉花茶制作中

明初,朱元璋废团改散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散茶泡饮的发展,饮茶方式的改变亦使茶器在明代出现了新的变革。

随着散茶瀹泡的兴起,过去饮用末茶所需要的茶器如茶碾、茶臼、茶磨、罗筛、茶筅以及黑色茶盏均慢慢弃逝,新兴起来的白瓷茶盏、青花茶盏、瓷壶、宜兴砂壶渐渐成为明中后期的茶器新贵。

明末张谦德在《茶经》中说:“今烹点之法,与君谟(即宋代蔡襄)不同。”

张谦德的《茶经》中论器一项只列举了茶器九种: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

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载:“而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择器,皆各有法。”

明钱谷《秦淮冶游图》(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陈洪绶《闲话官事图》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张源在《茶录》中说:“茶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

白瓷茶盏最能体现茶汤颜色与芽叶在汤水中的舒展变化,因此广为明人喜爱。

张岱的《曲中妓王月生》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似梨花透窗纸。”

陆深的《桂州夜宴出青州山查荐名》写道:“清润入脾消酒渴,瓷瓯如雪更宜茶。”

这些诗句描绘的都是白瓷茶盏。

稍后的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记载:“宣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白茶盏在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孙崇祯的《宫词》写道:“赐来谷雨新茶白,景泰盘承宣德瓯。”

可见宣窑瓷盏已经在宫中使用。

文肇祉的《寓目自遣》写道:“字学永和修禊帖,茶倾宣德小磁瓯。”

把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与宣窑瓷盏相提并论,表明了此种茶盏在茶人心中的地位。

小品圣手张岱为宣窑茶碗作铭:“秋月初,翠梧下。

出素瓷,传静夜。”

明宣德甜白暗花莲瓣纹莲子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记录着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我们于明代绘画中尚可见到明人常用的其他器型的茶盏,并可与现今留存的实物逐一比对。

《卢仝煮茶图》(局部)

明丁云鹏《卢仝煮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青花缠枝莲纹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