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非洲和南美洲,有其他种类的肺鱼。
与澳洲肺鱼不同的是,这两个地区的肺鱼都有一对肺,而且肺的结构也有了明显进化。
这些肺鱼在它们栖息的河流完全干涸后,还能顽强地生存好几个月甚至几年。
这是对当地干旱气候的一种适应。
当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这些肺鱼就钻进泥里并用自己分泌的黏液把身体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到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度过这个不良的季节。
当雨季来临,河流恢复的时候,它们就会从泥里钻出来再度恢复生机。
当地的土著居民经常挖取河滩上带草皮的土块垒成土墙或盖成房屋。
这时,有些钻在泥里的肺鱼也被移到土墙里,它们在干硬的土墙里并没有死亡,而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
当暴雨来临时,如果雨水溅湿了墙面,它们就苏醒过来,钻出土墙,跳到水里,开始新的生活。
肺鱼呼吸空气的能力使我们联想到,它们可能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特别是澳洲肺鱼的偶鳍,外形很像陆生动物的腿,肺鱼甚至可以用这样的偶鳍在河滩或是水塘底部像走路似的移动身体。
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陆生动物的早期形态。
肺鱼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过去鱼类是怎样向两栖类过渡的,但绝不能说肺鱼就是两栖类的祖先,因为肺鱼与两栖类还存在很大的区别(表2-1)。
表2-1肺鱼与两栖类的区别
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和进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两类动物。
现代肺鱼和现代两栖类应该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现代肺鱼通过长期的进化逐渐适应了干旱地区的季节性缺水环境,具有了种种适应性的结构和行为。
现代两栖类也通过长期的进化拥有了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结构和行为。
六、温顺而奇特的“魔鬼鱼”
——蝠鲼
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想象中,魔鬼应该是长相丑陋、行动悄无声息、来无影去无踪的怪物。
在浩瀚的海洋中,就有一种奇怪的鱼被称为“魔鬼鱼”
。
图2-7蝠鲼
蝠鲼(图2-7),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底层的软骨鱼类,形似蝙蝠,身躯庞大,长相吓人,行动诡异,被人们称为“魔鬼鱼”
。
蝠鲼是一类古老的鱼,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出现在海洋中了。
从发现的化石可以看出,蝠鲼现在还保持着1亿多年前的体形。
虽然它们和凶猛的鲨鱼是近亲,但蝠鲼其实是非常温顺的动物。
蝠鲼的身体扁平,宽大于长,就像一只飞翔的蝙蝠,所以被人称为蝠鲼。
蝠鲼根据种类不同,体长可以从60厘米到8米,最大的种类体重可达5000千克。
在动物分类学上蝠鲼属于蝠鲼科,几种蝠鲼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
蝠鲼平时性格安静而沉稳,它们缓慢地扇动着双翼在海中悠闲游动,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蝠鲼的头鳍向前突起,可以自由转动,能像筷子一样把食物拨入口中。
由于头鳍力量强大,蝠鲼常常用其作为武器进行攻击。
虽然蝠鲼平时安静悠闲,但受到惊扰时它们也会迸发出骇人的力量。
它们那有力的头鳍和宽大的双翼既能将小船掀翻,也能让潜水员瞬间毙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