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五、柳御洪水与清代柳崇拜的生态制衡意义
banner"
>
明清以降,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筑堤防汛御灾实践的体验,深化了民间对柳的植物神崇拜,清代甚或出现了柳神(植物神)与水神(动物神)斗以护民的传说。
《蝶阶外史》称,清仁宗嘉庆六年(1801)保定府新安城被洪水围困,官民们在城上聚观汹汹水势,不想却目睹了柳神与河中水怪之间的一场仇杀:
……忽守城人一男子陡起,曲踊距跃,张目披发,指水中厉声曰:“我柳神也!
尔欲趁今年水势与吾寻仇,生死我当之,一城老稚何辜,遭汝荼毒?行将聚吾族类,歼尔大河之南!”
且跃且号詈。
水中旋露一兽,首大如轮,似龙似狮,额端四角森立,长七八尺,触城西北隅,自颠至底,横裂五六尺,水牛吼而入。
柳神以手掬土,向裂处略一簸扬,以足盘辟其上,裂处旋合。
又折柳枝指城下曰:“汝真不去耶?”
怒掷水中,倏见千万柳枝,逆流旋转,势如万弩,矗然刺水。
波涛鼎沸,西风狂起,云雾冥蒙,日为改色。
食顷,水作深赤色,腥闻于天,血淋漓溅雉堞间,臭秽不可近。
孤城震撼,洪涛海翻,万目攒观,相顾失色。
瞬息间,狂波北奔,水痕顿减数丈,旋见土隍已露。
新安城故临河,又瞬息水归故道,特与堤平耳,回视城裂处,坚好如初。
合城相庆,莫解所由。
……[1]
这体现了抵御洪水灾害、护佑人类的植物神,奋力向化身怪兽驱动洪水的动物精怪的搏斗,实际上是人类依靠自然资源抵御自然力报复的民俗象征、仪式展演。
故事中的柳神幻化一男子混迹人间,在洪水肆虐的关键时刻,跳入水中与其厮杀并最终战胜水怪,令泛滥的洪水回复故道。
柳神有人的生活、人的感情、人的善恶观,是活生生的富有主体意识的生命体,他对于随意扩张自我势力的水神予以暴力的反击,成功地平衡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为确证此惊心动魄传闻,作者还特意记述百年前一个“感生神话”
:某村女洗亵衣时,因坐一老柳树上,怦然而感,孕十八月,女死,其兄亲见绿衣人,绿面绿发,高丈许,呼己为舅,称百年后“城有水厄,我当来护之”
。
作者力证柳神威力及其与凡人亲缘,意在表明柳神威能,然而也昭示出人与植物难以分离的深厚情谊和整体利益,具有潜生态意识。
这一人们尚重视不足的传说,当是运用柳作为治水工具的长期功用积累到一定阶段的精神意义的升华。
清人还写到柳仙斗野龙,也因抵御洪水之患而起。
这里的野龙名敖倒世,东海龙王十代玄孙,而柳仙名叫“柳垂青”
,是奉吕洞宾法旨前来救灾除害、解救泗州城百姓的。
柳仙身穿虎皮战裙,在济小塘帮助下以智斗收服野龙,命其退去泗州城外的滔滔洪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