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视不明之咎。”
(异文又见唐代李冗《宣室志》以及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二引《广古今五行记》等)从而把这种怪异现象说成是“人参不当言,有物凭之”
。
这说明,除了人类以外还有高级生灵了解人参的特异功能,这种高级生灵同时还很了解人类的神物崇拜心理。
从一个角度看出古人曾经的世界观、生态观,“山外有山”
,有时古人将人类自己放在众生一个不太精明的位置。
正如德国科学家恩斯特·赫克尔《宇宙之谜》说的:“我们自己的‘人性’——在人类自大的描述中它被推崇到神性的高度,应当下降到胎盘哺乳动物的层面,对于宇宙来说,它并不具有比蚂蚁、夏日的苍蝇、微小的纤毛虫或最小的杆菌更大的价值。”
[2]适时地将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这当被视为是中国古人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聪明办法。
枸杞精、黄精系列,也很有生态学意味。
“黄犬”
,在古代传说中也是一个带有仙性的动物意象,其实它乃是植物——枸杞精灵。
唐人早就产生了相关故事,说是一个博物者贾耽在滑台为官时,某富人患病,百医无效。
有人索五十千钱给出主意拦住“博学多能”
的府帅贾耽:
公果出行香,见之注视。
将有言,为监军使白事,不觉马首已过。
医人遂辞去。
其父后语子曰:“吾之疾是必死之征。
今颇烦躁,若厌人语。
尔可载吾城外有山水处置之,三日一来省吾。
如死则葬之于彼。”
其子不获已,载去,得一磐石近池,置之,悲泣而归。
其父忽见一黄犬来池中,出没数四,状如沐浴。
既去,其水即香。
叟渴欲饮,而气喘力微。
乃肘行而前。
既饮,则觉四体稍轻。
饮之不已,即能坐。
子惊喜,乃复载归家,则能饮食,不旬日而愈。
他日,贾帅复出,至前所置车处,问曰:“前度病人在否?”
吏报今已平复。
公曰:“人病固有不可识者,此人是虱症,世间无药可疗,须得千年木梳烧灰服之。
不然,即饮黄龙浴水。
此外无可治也,不知何因而愈?”
遣吏问之,叟具以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