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龙夺珠母题亚型的政治伦理化
banner"
>
蛟为龙族之一种,常常被认为是水患的直接祸首。
如果说龙夺珠行为尚可勉强为世人接受的话,那么蛟夺珠则是除了恃强凌弱外还兼有了僭越之嫌,这是传统社会民俗心理与政治伦理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民俗故事中也出现了这种“零容忍”
复杂心理带来的故事。
明代笔记有这样的含有政治学意味的生态叙事:
我湖慈感寺前桥曰潮音,水清澈。
有蚌浮水面,吐珠,人皆见之。
每风雨,即有蛟龙来攫。
永乐中,夏忠靖治水至湖,宿寺中。
夜有神,黑衣白里。
率一美女来见,公不为动,徐诉曰:“久窟于此,岁被邻豪欲夺吾女。
若得大人一字为镇,彼即慑伏,永不敢动。”
公书一诗与之,中有“蚌倾心”
之句,神拜领而去。
未几,公至吴淞江,有金甲神来诉曰:“聘一邻女已久,无赖赚大人手笔,抵塞不肯嫁。
请改判。”
公张目视之,金甲神甚怖,冉冉而退。
公因悟曰:“是矣,慈感蚌珠之仇也。”
牒于海神。
次日,大风雨震电,有一蛟死于钱溪之北,文皇方有侦卒报知。
及还朝,问状。
对曰:“此皆陛下威德,百神効灵听命。
臣何敢与焉!”
上甚悦。
[1]
在官本位社会形态的思维定势中,治水清官夏忠靖为正统、“贵人”
,本身就有着辟邪威势,何况又牵动到了“文字崇拜”
(字纸崇拜),震慑的恰恰是恶蛟这一蚌精的夙敌旧怨,而蛟往往就是民间兴风作浪、制造水灾的祸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