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虎的预兆报恩与虎孤儿的人心和记忆(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孙公曰:“姑从所请。”

攸遂奔于虎前曰:“救我者非子耶?”

虎点首。

又曰:“子以赴约入关耶?”

虎复点首,攸曰:“然则当为子请命,不得,以死从。”

言未讫,虎泪坠地如雨,攸亦相抱而泣,观者几千人多为之泪下。

孙公大骇,下堂释之,并令衙役送至于邮亭。

攸复报以豚,虎背负而去,去数十步犹频频顾攸。

役以报孙公,孙公甚义之,遂榜其亭曰“义虎亭”

乡民李攸在此情境中,可能产生那样的心理活动,可是这虎又是怎样听懂人类的语言呢?难道全靠兽类的直感来心领神会?特别是那种具体时间的约定该如何解释?这当然是叙事者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印记,“他者”

视角审视猛兽行为的想当然的民俗叙述。

而“虎泪”

是否真的能为观者几千人所能见到,并为之“泪下”

?显然,这是彼时人们心目中的通达人情的侠义之虎,被叙述者有意地拟人化、神秘化了,成为世俗徒众教化感召的传奇性楷模。

故事不断在旧有核心内容上增殖、扩展,证实了这题材是多么具有符合人们生态理想与伦理期盼的内蕴,故事的审美张力与民俗暗示性,无须进行“过度阐释”

,就会妇孺皆知。

[1]吴元泰编著:《东游记》第二十五回《钟吕鹤岭传道》,《四游记》,第2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归有光:《震川集》卷四《书郭义官事》。

[3]乐钧:《耳食录》二编卷一《虎》,《耳食录·耳邮》,第183页,长沙,岳麓书社,1986。

[4]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十《白昼来虎》,第623页,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5]参见[英]白亚仁(AllanBarr):《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载《蒲松龄研究》,2000(1)。

[6]王椷:《秋灯丛话》卷十三《化虎》,华莹点校,第219页,济南,黄河出版社,1990。

[7]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三十一《虎》,第735页,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8]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义虎》,第4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9]陆林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精怪卷》,第297—298页,合肥,黄山书社,1994。

[10]汪玢玲:《中国虎文化研究》,第163—164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第5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张潮辑:《虞初新志》卷四,第61—62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3]《宋婉全集·安雅堂未刊稿》,辛鸿义、赵家斌点校,济南,第326—327页,齐鲁书社,2003。

参见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第174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