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这种矛盾对立,在植物生命体面临外在威胁时,就体现为一种不相容的关系。
禁忌设置的环节,则往往是被省略的。
“设禁”
、违禁、违禁后果,是禁忌母题的全过程。
俄罗斯故事学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VladimirJakovlevicPropp)认为,禁忌和违禁是彼此联系的一组功能,无前者就不会产生后者,然而前者也可能被省略或暗含在叙述之中,不明确加以揭示[3]。
因为树木怕火,乃是一般性常识,古代森林和木质建筑毁灭,就是多因雷电引发火灾而起,于是这一环节没必要特加标明。
而不特意标明设禁,不仅不会使得下面的情节单元展开显得突兀,还起到了突出、强调禁忌后果的功能和树神禁忌的深层含意。
森林之于火这一灾星的恐惧,而这一威胁还无法抗争;曲折地透露了当时人们的认识——火,在征服自然力中的巨大作用;人类知晓了这一禁忌,其实也是人类利用工具——火的一个某种象征。
至于“朱丝”
(赤丝),则可以理解为火、火炭的一个符号表征。
营构这一符号说明了当时人民的认识能力,火既是树木的天敌,就成了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工具和武器。
其次,牛意象作为动物所代表的植物神——树神形象,其联结了树与水的关系,而特定动物与植物联系起来,又曲折地表现了人的生态意识。
郭璞《玄中记》言:“千岁树为青羊,万岁树为青牛,多出游人间。”
《后汉书·光武纪》注也转述了早就流行的传闻:“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
或堕地髻解,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
旄头骑指骑兵披发为先驱,显然是希图借重树神之威。
披发象征树枝叶纷披,树神威相得以张扬。
郭璞《玄中记》写汉桓帝时“万年木精”
化青牛出河中,惊动恒帝,被杀。
又说秦文公造长安宫,终南山大梓树荫宫中,公伐之,天辄大风雨,飞沙石;有人夜闻有一鬼问树:“秦王若使三百人,被头,以赤丝绕树伐汝,得无败乎?”
树默然不应。
明日秦王依言伐树断,中有青牛骇逸入澧水。
“赤丝”
与“朱丝”
属互为异文,故事似有着同源性。
树神形象还往往被拟人化,并持久而稳定地传播后世。
《琱玉集》卷十二引《晋抄》称“墓有华表,亦知未然之事”
,后来“既斫华表,于树空中得一青衣小儿,长二尺馀。
将送,未至洛阳变成枯木”
。
《续齐谐记》说是“于华表穴中得青衣小儿……”
;《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二引《集异记》说“从华表空中得青衣小儿,长二尺馀”
;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五明言狐精声称欲拜访张华,华表柱忽发声戒慎勿去,过路人听到告知张华,华曰:“惟怪知怪,惟精知精。”
显示了博物者是树神及其他精怪的克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