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一巨蚌形象女性化解读的文化意蕴(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珠以月为母,以日为父,粤人之宝珠,盖所以宝日月也。”

而据说,珠乡合浦出美女,这与珠民们久食蚌肉有关系:“至今仍有‘合浦妹、北海仔’之说,确实,合浦姑娘多高挑秀美,楚楚动人。

独特的采珠法,奇崛的珠俗,美丽的传说,以及珠乡出美女的文化内涵,组成了合浦南珠文化美丽的风景线。”

[10]

作为一种具有女性弱者身份象征的蚌意象,还被当代学者看作一个象征原型,与女性悲剧命运直接有关,季羡林先生在为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所作序中指出:“华北、东北将男童的**戏称为亚腰葫芦;蚌象征**,《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对西门庆说:‘他家卖蒸河漏子,热**温和大辣酥。

’‘河漏子’就是蚌。

……”

[11]而梅娘小说《蚌》写阴郁的家庭和险恶社会环境中青年女性命运时,卷首题词也被认为有某种特定的象征隐喻:

潮把她掷在滩上,

干晒着,

她,忍耐不了——

才一开壳,

肉仁就被啄去了。

论者指出,这个“潮”

可理解为时代或社会势力之“潮”

,也可理解为某种精神、意识之“潮”

,将她推向社会的滩上,经不起各种压力与**,坚持不住,才一开壳,便被毁灭:“她可以看成是男性压迫,逼良为娼,环境促成女性堕落,经不住**导致悲剧等意蕴。”

[12]他认为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茅盾《腐蚀》中的赵惠明,也是这类人物。

实际上,这一原型象征是跨地域的。

民俗学家徐华龙兄指出,江南地区,水中的介壳类动物如蚌、蛤蜊常被视为**的象征物,已不是个别的文化现象:“这些水生动物的外形常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成为民俗文化中被认同的一种事实。”

同时,他以1929年出版的《娃娃石》中《蛤蜊精》故事为例,还注意到揭示其中某种禁忌的成分,故事中的渔夫的歌触及了女性最隐蔽处,使她羞愧难当,只好弃子逃离[13]。

因而蚌的象征意义,与民间深藏的生殖观念、潜性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更为深厚的文献载录的古代民俗材料中,得到进一步证明。

[1]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四回《香烈扶危梦得两颗珠子,瑛瑶成配天生一对玉人》,第1016—10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珠》,第411—4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3]俞万春:《结水浒传》第一百三回《高平山叔夜访贤,天王殿腾蛟诛逆》,第314页,长沙,岳麓书社,2003。

[4]钱泳:《履园丛话》十四《祥异·珠光》,第3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5]丁耀亢:《金屋梦》第五十八回《龙海珠还儿见母,金梅香尽色成空》,《金瓶梅续书三种》,陆合、星月点校,第549—553页,济南,齐鲁书社,1988。

[6]《庚巳编·客座赘语》,谭棣华、陈稼禾点校,第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7]袁枚:《子不语》卷十八《方蚌》,第35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二册《动物类·蚌生珠》,第57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一《蚌精》,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五册,第323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影印)。

[10]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第27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第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第188—189页,兰州,甘肃美术出版社,2008。

[13]徐华龙:《中国民俗故事中的“螺”

与“蚌”

的象征意义》,载《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