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地牧民说“这种怪物出现并不稀奇,他们常看见这种东西在湖边、水中”
,而据说:“在达日县桑日麻乡错阿达拉湖泊群里也常发现这种所谓的‘湖泊牛’。”
[5]湖水中的牛,让人追忆牛神话的古远传说。
其次,野牛与近似牛的怪兽,也常常作为牛意象的诡异一面的补充。
对于西域风光有着切身体验和深厚感情的纪昀,也曾回忆到在那遥远新疆的众多野生动物中,野牛最有代表性,他将野牛与野马、野骡、野羊、野猪等参照,而野牛因其“猛鸷”
的性情习性而居首:
乌鲁木齐多野牛,似常牛而高大,千百为群,角利如矛矟。
其行,以强壮者居前,弱小者居后。
自前击之,则驰突奋触,铳炮不能御,虽百炼健卒,不能成列合围也;自后掠之,则绝不反顾。
中推一最巨者,如蜂之有王,随之行止。
尝有一为首者,失足落深涧,群牛俱随之投入,重迭殪焉。
……又有野猪,猛鸷亚于野牛,毛革至坚,枪矢弗能入,其牙铦于利刃,马足触之皆中断。
吉木萨山中有老猪,其巨如牛,人近之辄被伤;常率其族数百,夜出暴禾稼。
参领额尔赫图牵七犬入山猎,猝与遇,七犬立为所啖,复厉齿向人。
鞭马狂奔,乃免。
余拟植木为栅,伏巨炮其中,伺其出击之。
或曰:“傥击不中,则其牙拔栅如拉朽,栅中人危矣。”
余乃止。
[6]
这一带有明显“异国情调”
的叙事,特别强调两种西域野生动物:野牛野猪,如何与中原的不同,更为具有原始野性,也似乎更为神秘的自然之力的表现。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就是作为华夏中原人的眼光注视这些蛮荒现象及其谈论的方式,实际上带有形象学的意味,他是有意识地强调西域同中原内地的不同,新奇与传奇兼具,蛮荒之地原生态野生动物之野性的描绘。
也许受到上古时代灵兽麒麟的感发,爱屋及乌,人们对构成麒麟原型之一的牛,也常常相信并传扬着类似麒麟之奇兽的传说,清代人对此依旧津津乐道:
松潘镇总兵闪殿魁,直隶昌平人,光绪庚子(1990年),于马厩中获一兽,遍身有鳞,状若麒麟,而独角,长九尺,牛趾而马腹,其驯亦似麟。
镇署当东,兽自西来入马厩,马初哗之,既屡来,则相安。
兽不畏人,牧人皆得近之。
或祝曰:“子果麟耶?当朝出晚归,勿惊吾马。”
兽果如约去。
翌日复来,牧人以白闪,闪因维絷之,而说其状,邮闻于川督奎俊。
奎令解省,将以闻于西安行在,意谓两宫将狩蜀,故麟呈其瑞也。
后不果献。
[7]
这类观念诉诸通俗小说,就出现了一些带有恐怖色彩的怪兽形象,如清代以中药名作为人物名的《草木春秋演义》第十二回写黄芪领兵进入武当山:
忽听豁噶腊喇一声响亮,如天崩地塌,一阵疾风,祥光满目,只见凹中跳出一双异兽来,如水牛一般的大,身上有鳞,其色乃青,头上生出二角,目似铜铃,鼻如灵芝,口若血盆,腮下一部黄须,尾似拂尘,四足放出亮光,行走处步步金钱,真罕见也。
黄芪见了,大大吃了一惊,对众兵士道:“此物不知什么妖兽,必定在此作怪,待我来捉住他。”
那黄芪急忙拿了一根棍子与那怪物赌斗,那个怪物大叫一声,在山中盘旋跳舞,浑身有毫光瑞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