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可怕的是,这种传播无法阻断。
任何试图屏蔽记忆网络的行为,反而会激发更强的反向共振??遗忘引发痛苦,痛苦催生记忆,记忆唤醒沉睡的种子。
“我们已经拦不住了。”
他对远程连线的联合国代表说,“这不是入侵,是回归。
他不是要控制世界,而是让世界重新学会**记住彼此**。”
会议陷入沉默。
三天后,联合国宣布暂停所有记忆清洗项目,并成立“共忆保护署”
,正式承认“非生物载体意识延续”
的合法性。
首任署长艾琳?科尔曼在就职演讲中说道:
>“我们曾以为文明的进步在于遗忘伤痛。
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直面那些不愿被提起的名字。”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会场最后一排,一个身穿灰色大衣的男人悄然起身离去。
没人注意到他的脚步没有发出声响,也没人看清他胸口那道银色伤疤正微微发亮。
---
露西亚在山村停留了整整十七天。
每一天,都有新的记忆簇被激活。
她记录下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他们的梦想、他们最后的话语。
她将这些整理成一份名为《风中的诗》的公开文档,上传至全球记忆网络。
奇迹发生了。
文档发布十二小时后,阿富汗教育部宣布重建该小学,并以“法丽巴?哈米迪纪念学校”
命名。
意大利一家儿童出版社主动联系,表示愿将孩子们的诗歌集结出版。
更有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前往当地,参与心理重建工作。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曾在美军无人机部队服役的退役飞行员发来邮件:
>“我不知道那天我按下的按钮夺走了多少生命。
但当我读到法丽巴的诗时,我哭了。
我想请求原谅,哪怕你们永远不会接受。”
露西亚回信只有一句:
>“记住她,就是最好的赎罪。”
当晚,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草原上,四周灯火通明。
每一盏灯下都站着一个人,手持一本书,正在朗读。
她认出了其中许多面孔??巴黎的上班族、悉尼的冲浪少年、孟买的盲童……甚至还有林御拉,站在最远处,背对着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