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期间,负责纸质档案整理的老工作人员老王,抱出了协会珍藏的、1951年版的《铁原阻击战参战部队名录》原件。
他戴上老花镜和白手套,逐页仔细查找“刘震强”
的名字。
泛黄的纸页散发着陈旧的气息,模糊的铅字记载着当年的壮烈。
然而,最终老王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名录里只有部队番号和粗略的伤亡统计,没有具体到战士的姓名和籍贯……对不上。”
寻亲工作,似乎陷入了僵局。
办公室内一片沉默,只有李娜敲击键盘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林墨眉头紧锁,凝视着墙上那些成功案例的照片,脑海中反复回想着日记里关于刘震强的片段。
突然,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打破了沉默:“张会长,各位,我们会不会……从一开始的推测方向就错了?”
众人闻言,都看向他。
林墨继续道:“我们一直假设刘震强同志和赵东升同志是同乡,所以重点排查河北,尤其是邢台周边。
但是,他们有没有可能,是在参军入伍后在部队里才相识、相知的?他们的过命交情,是在战场上结下的,并不一定源于同乡之谊!”
这个大胆的推测让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张会长闻言,眉头深深皱起,面露难色:“林墨同志,你这个想法有道理。
但是如果抛开‘同乡’这个线索,把范围扩大到全国,那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这些都是当年出兵人数众多的大省,档案库加起来成百上千个,光是逐一联系、申请调阅,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协调工作!”
“我明白这很困难,”
林墨的目光坚定,语气不容置疑,“但是,张会长,请您想想,刘震强同志能在关键时刻为赵东升同志挡住弹片,这是超越了地域、超越了血缘的生死之情!
他们的约定,比‘同乡’两个字更重!
哪怕我们多花几天、几周的时间,多费一些周折,也绝不能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式,漏掉了任何一种可能,让刘震强同志回家的路就此中断!”
林墨的坚持和话语中蕴含的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烈士的深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张会长看着林墨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拍桌子:“好!
林墨同志,你说得对!
是我们思维局限了!
就按你说的办!”
他立刻重新部署,展现出极高的效率:“李娜,你负责重点对接山西、陕西两省的退役军人事务局,走我们协会的‘紧急寻亲通道’,说明情况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老王,你负责联系内蒙古和辽宁方面,同样走加急流程!”
“我亲自给大同、榆林这些当年志愿军重要兵源地的相关部门打电话,以协会和我个人的名义,请求他们优先协助核查!”
“林墨同志,麻烦你尽快整理一份关于刘震强烈士的详细事迹材料,包括他与赵东升烈士的战友情、牺牲情况等,发给我们,我们一并提交给各地,方便他们核对信息时参考!”
指令一下,整个协会办公室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电话声、键盘敲击声、快速的交流声此起彼伏。
林墨也立刻投入到资料整理工作中。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