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信息”
上点了点:“分工很简单,简报主要写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学员感悟,要接地气;信息要要往组织部报,得突出亮点、符合政策方向,体现培训成效。”
她看向张婷:“你在信息科,对信息的路子肯定更熟悉,就负责写动态信息吧。”
又转向我,“林涛,你要是没意见,就承担简报的撰写工作?你在基层,应该更了解学员们想什么、关心什么。”
我立即应下:“没问题,我在乡镇也常写总结类的材料,比较熟悉。”
张婷也笑着说:“其实我刚到信息科三个月,很多地方还在学习,说不定还要向林涛同志请教呢。”
她说话时眼神真诚,没有丝毫党办干部的架子,像个刚入职的新人,透着股难得的谦逊。
回到教室,我趁着课间,赶紧翻出前一天的笔记,将《公文写作》课上邓主任讲的“公文三要素”
摘录下来,又记下几句学员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打算把这些作为简报的素材,让内容更加鲜活。
接下来的日子,我成了培训班的“兼职通讯员”
。
除了认真听课,还得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整理笔记、撰写简报。
有时在教室后排,有时在宿舍,我埋头苦写,将培训中的精彩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一一记录下来。
张婷也没闲着。
她总是课后留在教室,对着笔记本写写改改,有时会把组织部发的信息范文摊在桌上比对。
这天下课后,我路过教室,看见她独自坐在角落,对着笔记本出神。
“遇到难题了?”
我走过去,轻轻敲了敲她的桌角。
她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写信息总抓不住重点,感觉写得不够实。
我看了你的简报,导语很有《河清日报》的风格,是怎么学的?”
“自己瞎琢磨的,”
我笑笑,“和你们信息科比起来差远了。”
“你就别笑话我了。”
她摇摇头,语气诚恳,“我刚到信息科没多久,你能不能给我讲讲,怎么找亮点啊?”
我在她旁边坐下,指着她的笔记本:“其实我有个笨办法——先想‘两个谁’:领导关心谁?这次培训是组织部牵头,肯定在意‘基层干部思想提升’;学员需要谁?咱们都是基层来的,最认‘真实案例’和‘实操感悟’。
把这两样捏在一起,就不飘了。”
她边记边说:“原来还能这么写,我之前总想着内容要‘高大上’,反而落了空。
谢谢你啊林涛,比我们科里的老同事讲得还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