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村文书们背得滚瓜烂熟,一百张里也错不了张了。
这些日子,我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可心里一直记着张婷说的“找基层创新素材”
。
每周雷打不动写一篇工作信息,把遇到的坎儿、想出的招儿,一五一十都记下来。
头一篇写的是《大山镇“分批交表+集中录入”
提高普查效率》,发给了县统计局,很快被《河清统计简报》采用了。
第二篇写的是《“流动普查点”
打通山区普查“最后一公里”
》,我特意附了张我们在老槐树下忙活的照片,一起给张婷寄了去。
没成想,几天后张婷的电话就打到了镇办公室,声音里透着压不住的喜气:“林涛,你这篇材料太及时了!
我给你把标题润色了一下,《大山镇:“流动点+手绘图”
破解山区普查两大难题》,委办已经呈给县四大家领导了,书记和县长都专门作了批示,说这个方法接地气,让全县各乡镇学习推广!”
“真的?”
我握着电话听筒,惊喜地问。
“当然!”
张婷语气肯定,“你上次提到的‘分片包干、梯次推进’,能不能再详细说说?比如怎么分片、责任怎么划分,我想写篇深度报道,推给《河清日报》。”
我赶紧跟她细说:“我们把17个村社按地理位置和难易程度,划成了四大片,每片配一个镇干部加两名村干,镇干部管技术把关,村干负责跑腿入户,责任到人。
梯次推进就是先易后难,先搞定社区和近村,再攻平原村,最后啃偏远村的硬骨头,这样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太好了!
就这么写!”
张婷在电话那头记着,“要是有空,把这些细节整理成文字材料,我帮你再捋捋顺,争取推上去。
对了……”
她声音稍微低了点,“你最近是不是累坏了?我听你嗓子有点哑,得多喝热水,晚上别熬太深。”
,!
挂了电话,我心里暖暖的。
这段日子,张婷时不时打来的电话,成了我的“加油站”
。
她不仅帮我改材料、出主意,还会聊些闲篇儿,什么“县城十字口新开了家书店,有不少讲基层工作的书”
、“统计局内部有本《普查疑难问答汇编》,我帮你借出来了,下次带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