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也正因如此,此次市里传出的铁路可能改线的消息,才显得如此致命且敏感。
它不仅仅关乎工业园区能否顺利落地,更牵扯到刘官镇乃至河清县北部片区无数人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和膨胀的财富预期。
说起来,我来县府办工作这一年多,跟着张县长下乡镇调研的次数也不算少,但很多时候都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
,行程安排紧密,接触的都是安排好的点和人,开会听汇报多,真正沉下去、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观察细节的时候太少。
对河清县这方水土,很多地方我还停留在“知道名字,对不上号”
的层面,更谈不上深入的了解。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毛主席的这句教诲,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尤其是在信息就是权力,就是资本的当下,浮在面上,永远只能拾人牙慧。
看来,是时候找个合适的由头,亲自去刘官镇及周边可能受铁路规划影响的区域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了。
不仅仅是看图纸上的线条,更要亲脚去丈量那里的土地,亲耳去听听那里的声音,或许,还能“无意中”
发现一些图纸之外的有趣信息。
……周三下午处理完永鑫电子的接待方案,我瞅着周四上午没安排,立刻给政研室办公室打了电话:“晓燕,帮我报备一下,明天上午我去刘官镇调研工业用地规划,落实张县长常务会上的要求,顺便看看铁路支线可能涉及的区域。”
“好的林主任,需要安排车辆吗?”
李晓燕的声音依旧干练。
“不用,我自己坐乡镇班车去就行,低调点,方便和群众交流。”
我特意叮嘱——坐班车既能融入环境,又能避免惊动镇里的干部,免得被“走马观花”
式的接待裹挟,啥真实情况都摸不到。
我借了马壮的车,想着自己独自去看看情况。
驶出县城核心区,沿着省道向北,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
县城所在的河谷地带确实平坦,但正如图纸所示,逼仄而拥挤。
过了大约十来公里,地势开始起伏,进入典型的丘陵地带。
当进入刘官镇地界时,一片相对开阔的盆地映入眼帘。
刘官镇集镇,比我想象的要“繁荣”
得多。
沿着主干道两旁,各种自建楼房鳞次栉比,其中不少明显是近几年新建的,外墙瓷砖崭新,样式却大同小异,透着一种急功近利的仓促感。
更有甚者,在一些看起来原本是农田或者偏僻角落的地方,也能看到孤零零矗立起来的楼房,有些甚至只完成了主体框架,红砖裸露,像一个个等待被填充的巨大积木,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有些突兀和荒诞。
许多楼房底层开着店铺,五金、建材、小餐馆居多,显然都在期待着大开发带来的人流和商机。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等待“拆”
字降临的气息。
我没有停留,放缓车速,穿镇而过,继续朝着规划中工业园区和可能设站的方向驶去。
沿途能看到一些测量标记和零星的标语,预示着这里即将发生的变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